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年俗 ——忙年

(2012-01-23 08:32:04)
标签:

刘海戏金蟾

老北京

年糕

物华天宝

盒子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bjrb.bjd.com.cn/images/1/bjrb/2012-01/23/04/20120123rb04bRB4Cb001.jpg——忙年" TITLE="老北京的年俗 ——忙年" />
  ▲写对子
  老北京春联是一条,贴在屋内卧室的右手门框上。这种春联一般16个字,四字四言,首尾相连作“联句”,例如“宜入新春,春回大地,地载万物,物华天宝”,故有“春联”之称。对子则是对联,左右对仗,工整喜庆。这也更符合中国人对称的审美和成双成对的美好祝愿。
http://bjrb.bjd.com.cn/images/1/bjrb/2012-01/23/04/20120123rb04bRB4Cb002.jpg——忙年" TITLE="老北京的年俗 ——忙年" />
  厂甸繁华
  厂甸是老北京人过年趸货的好地方。
http://bjrb.bjd.com.cn/images/1/bjrb/2012-01/23/04/20120123rb04bRB4Cb003.jpg——忙年" TITLE="老北京的年俗 ——忙年" />
  ▲刘海戏金蟾
  老北京不但要给家里人备年货,还要准备祭祀用品供奉神仙、祖先。祭祀一般是“五供”。
  “五供”指准备五个碗碟,每个碗碟上面各摞五个馒头。上面再插供花。供花中有四种分别是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中间的则多用“刘海戏金蟾”,也就是图中这个复杂而精致的工艺品。
  民间视刘海为福神、财神,金蟾则是能吞吐金钱的灵物。刘海戏金蟾的方法是根据金蟾的“习性”,以一串金钱引诱并钓住它,即民间所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这位财神爷以其特殊的本领给人间带来金钱,他钓金蟾,金蟾则吐出金钱,金钱又被源源不绝地撒布到人间。
http://bjrb.bjd.com.cn/images/1/bjrb/2012-01/23/04/20120123rb04bRB4Cb004.jpg——忙年" TITLE="老北京的年俗 ——忙年" />
  ▲撒年糕
  老北京的年糕一般为清真回民小吃店制作,除年节大量供应外,平时亦有供应,但数量和品种都比春节时少。年糕其实最早来源于满族,满族名字叫“飞石黑阿峰”。北京的年糕是用黄米面或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制而成,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寓意。不同于南方的水磨年糕制法,北京的年糕把黄米面和辅料一层层撒在笼屉中,然后上火蒸熟。所以老北京称制作年糕为“撒年糕”。
http://bjrb.bjd.com.cn/images/1/bjrb/2012-01/23/04/20120123rb04bRB4Cb005.jpg——忙年" TITLE="老北京的年俗 ——忙年" />
  ▲烟花盒子
  看过北京奥运会上华丽炫彩的烟花表演,其余的烟花就都是“浮云”。老北京的烟花摊比之现在街头的专卖摊点,无论规模还是品种都差了很多。但若论机巧奇思,老北京烟花爆竹的玩儿法一点不输于当下。
  图中这个爆竹摊中间八角形的盒子,老北京就叫“盒子”。名虽朴实,燃放时却无比华丽。
  燃放大盒子要事先搭起高架,将盒子置于其上。燃放时,盒子向下喷射烟花,然后逐层下落献彩。第一层多是商号名称。第二层紧接着绽放开来,烟花之后,或是吉祥话字幅,或是诗句图画,甚至能映出神话人物。就这样一层层燃放下来,最多的甚至能放15层。
http://bjrb.bjd.com.cn/images/1/bjrb/2012-01/23/04/20120123rb04bRB4Cb006.jpg——忙年" TITLE="老北京的年俗 ——忙年" />
  炖大肉
  老北京风俗腊月二十六要炖大肉,年前肉铺生意特别红火

 

 初一最重要的事情是开始拜年,北京的庙会也都在这一天开始。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

  老北京新春的禁忌从初一开始,有不少的礼儿,不能扫地,不能泼水,怕把一年的运气扫、泼出去。不能动刀剪,不能蒸炒,取不能争吵的谐音。不能打破各种东西,打破了要说“岁岁平安”。

  过年的气氛,从一阵喜滋滋的忙碌开始。腊八过后,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老北京人把这一繁忙现象叫做“忙年”。

  春节买年货,内容十分丰富。民谣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新布衫,老头儿要顶新毡帽。”其实年货何止这些呢?过年要准备、要买的东西太多了,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

  买年货是快乐的消费,大包小包、大件小件的吃食、穿戴、物事儿买回家,年的喜气儿也就出来了。接下来还要忙加工。老北京过年避讳动刀,忌蒸、炒、炸、烙(与“争”“吵”“炸”“落”谐音),大部分过年的饭菜要在年前准备好。于是,各家各户的灶间炉火不熄,主妇们各展手艺,炖肉、炸鱼的香气流溢坊间。烟火气熏染着、氤氲着,年味儿就在这诱人的香气中越来越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盛世春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