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从疑处翻成悟
(2012-01-17 15:58:08)
标签:
复兴鹿善继地质构造现实社会李四光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清人郑板桥说:“书从疑处翻成悟”,强调读书有“疑”,方能有“悟”,由“疑”到“悟”就是进步,就是读书的理想境界。李贽则从反面指出:“学人不疑,是谓大病”。所谓“质疑”,就是切莫迷信书本,要能从书中发现问题,要带着思考去读书。
大凡学有所成者都善于从“疑”到“悟”。地质学家李四光对当年地质学界普遍流行的“中国贫油论”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创性的地质构造理论并付诸实践,终于从根本上摘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他曾对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如此读书贵疑之举,摒弃的是盲从和轻信,确立的是独立人格和理性思维,得到的将是认识的飞跃。
民族的复兴、国家的进步,离不开那些肯动脑筋、勇于创新的人。可见,动脑筋的“悟”是手段而非目的,其目的在于通过“悟”去鉴别书中的对错、真伪,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进而对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要达到此目的,就要读活书,活读书,要像明人鹿善继所说的那样: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鲁迅更一语中的:“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与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去读,去悟,就能如阳光驱雾般使自己从细节中发现疑点,对书中可疑之处来个“每事问”,这对我们把书读懂、读通,将大有裨益。
前一篇:淡泊中付出,宁静中收获
后一篇:认真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