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609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建社会的道德和良知

(2011-12-12 15:30:42)
标签:

中国

道德修养

《大学》

社会道德

道德品质

分类: 思想理论

    我国正处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期。随着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不可否认,当下社会出现了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种种不和谐现象。这里面既有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因素,但也反映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缺失。

    目前最重要的是重建社会的道德和良知。在一定程度上,当下的社会道德建设要向古人借智慧。《大学》中有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还有一句话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两句话指出修身是人们行为的根本,是其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修身,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观念,就是陶冶锻炼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高度重视修身的重要作用,遵循修身为本的伦理原则。这一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重新提倡儒家修身观念有益于提高现代人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首先是人类主体精神的思虑、个体的主观精神世界改造的过程。他首先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其行为的反省,自我解剖、自我改造、吐故纳新,然后将一定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有意识、有目标地培养自己的品质。这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道德修养不是外界强加于人,相反是内在于人,是由人自己内在的道德需求所启动的自主、自觉、自愿的行为。每一个人通过自己长期刻苦的道德修养,就能够达到趋善避恶、健全人格、提高自己道德境界的效果。
  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里的人,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比较极端化的倾向,但任何人对于利益的追求都要受到社会规章制度,伦理道德的制约。这正是儒家文化里所倡导的见利思义,即有利可图时也要看到这个利是否符合道义的原则而加以取舍。重新提倡修身,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慎独,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这样良好的社会风尚就能随之建立起来。
  修身对于个人极为重要,但并不局限于此。儒家的修身处世要从三个维度来看,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从个人的维度来讲,应以“诚意、正身”作为起点,从“敬”字切入修身,提倡传统道德修养;从国家的维度来讲,应以治平为本切入修身,纠正社会的不良风气;从民族的维度来讲,从和平、和合来切入修身,通达世界的大道。
  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儒家认为修身即修养自己的德行,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做人的问题,也是一个治国的问题。一个社会的稳定,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雄奇的天脊山
后一篇:岁月忽已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