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社会的道德和良知
(2011-12-12 15:30:42)
标签:
中国道德修养《大学》社会道德道德品质 |
分类: 思想理论 |
修身,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观念,就是陶冶锻炼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高度重视修身的重要作用,遵循修身为本的伦理原则。这一思想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重新提倡儒家修身观念有益于提高现代人的道德修养。
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里的人,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比较极端化的倾向,但任何人对于利益的追求都要受到社会规章制度,伦理道德的制约。这正是儒家文化里所倡导的见利思义,即有利可图时也要看到这个利是否符合道义的原则而加以取舍。重新提倡修身,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慎独,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这样良好的社会风尚就能随之建立起来。
修身对于个人极为重要,但并不局限于此。儒家的修身处世要从三个维度来看,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从个人的维度来讲,应以“诚意、正身”作为起点,从“敬”字切入修身,提倡传统道德修养;从国家的维度来讲,应以治平为本切入修身,纠正社会的不良风气;从民族的维度来讲,从和平、和合来切入修身,通达世界的大道。
孔子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儒家认为修身即修养自己的德行,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不仅是一个做人的问题,也是一个治国的问题。一个社会的稳定,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是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