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偶

(2011-11-10 09:58:04)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词天地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什么呢?一般来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这个规则是:
    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
    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下面这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例如: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盘锦湿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