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包容精神
(2011-11-08 23:52:48)
标签:
包容精神
人民群众
人民内部矛盾
宽阔的胸怀
建设中国特色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包容是一种器度、一种境界、一种资源、一种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包容,是指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不同的人和事物。它不仅表现为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器量和胸襟,也表现为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和精神境界,还表现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和独特品格。因为包容,才呈现出丰富感和多样性;因为包容,才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因为包容,发展才拥有特殊的优势和源源不绝的动力。
包容精神,体现在坚持正确处理首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走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之路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包容精神,体现在正确处理学习借鉴外来文化和坚守巩固本土文化的关系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吸收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敢于拿来,也敢于扬弃,不卑不亢、以我为主。只有善于比较、善于鉴别、善于吸收,才能兼容并蓄、升华自身;包容精神,也体现在对广大市民的引导和培养上。
“建首善自京师始”。我们要把包容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追求,增强自豪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动员人民群众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自觉地维护和谐稳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