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岂止一个飞天梦
(2011-09-29 14:27:29)
标签:
军事中国天宫空间站 |
分类: 散文随笔 |
与美苏曾经发射的空间站相比,将作为小型空间实验室的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个“小个子”。“天宫一号”重量为8.5吨,而美国1973年发射的“天空实验室”重达80吨,苏联1986年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也有20吨重,更不用说眼下450多吨重的国际空间站。然而,这个“小个头”含义丰富,意义深远,难怪引起全球关注和热议。 整装待发的“天宫一号”肩负着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技术基础的重任。美国著名太空政策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约翰·洛格斯登说:“这是中国朝着计划10年后建造更大规模空间站迈出的第一步。”对于中国人而言,“天宫一号”更加意义非凡,它使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继续延伸、拓展。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指出,它代表了中国愈加宏伟的民族抱负与科技理想。“天宫一号”无疑将创造中国的许多第一次,意义深远,人们对“天宫一号”发射翘首以盼就不难理解了。 航天大国普遍的共识就是,空间站是载人航天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技术体现。 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与美俄等国家相比,中国的空间站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天宫一号”发射,只是中国努力缩小差距的开始。英国路透社就此报道说,从技术角度讲,作为技术测试平台的“天宫一号”,即使取得成功,它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也只是模仿了40年前美苏所做过的事情和技术。 “天宫一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 “我们来自何方,去向何处?”空间站建设不仅是民族自豪的体现,它担负的是全人类探索未知太空的使命。许多在地球上无法做到的事情,需要在空间站才能做到。除了作为目标飞行器来训练太空对接,“天宫一号”还要作为太空实验室以开展科研活动。“天宫一号”及其后续项目也需要寻找好的科学项目,从而为人类认识世界、获得新的发现作贡献。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
|
|
|
|
|
前一篇:不贪, 让人刚强,更让人冷静
后一篇:传者,写人不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