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良知扶起摔倒的道德

(2011-09-15 17:52:17)
标签:

镇江

良知

真善美

道德理想

坚守

杂谈

分类: 老年天地

 

    近日,江苏镇江一位75岁老人病发昏倒,一位女孩和三位保安果断看护、救援的报道,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在“彭宇案”、“李凯强案”逐渐产生“晕轮反应”的背景下,在“救人有风险,救前需思量”的流行语境下,一位不留名的好心女孩与三名保安,用自己的行动回应了人们关于“扶与不扶”的争论。

    武汉一老人摔倒后因无人救助而死亡的事件,深深地刺痛了人们的心。不少人暗自思量:如果当时伸手去扶一把,老人也许就能得救。而镇江的这位女孩遇到相似情况,却能够勇敢地上前救援。这里面除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社会和他人起码的信任外,更多的是对人性和良知的坚守,而这恰恰是当今社会需要倡扬的精神元素。

    当前,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社会弊病并不能代表社会全貌。就在各种关于“人性冷漠”、“道德滑坡”的提法甚嚣尘上之时,许许多多温暖的故事也在不断发生。在苏州木渎镇,一位少女在暴雨中为残疾乞丐撑起一把雨伞;在赣州南门文化广场,一位交警俯身背起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最美妈妈”吴菊萍勇救高空下坠的女童导致手臂骨折,“最美奶奶”柴小女奋力救起落水孩子不幸牺牲;“板凳妈妈”许月华37年带大138个孤儿……听着这些柔软的故事,我们还能断定当今“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吗?拿“搀扶老人”来说,尽管一些地方出现了“讹诈”现象,但终究难以掩盖“救人受称颂”的光芒。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审视一下社会、人心。如果用心去品味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就不会对少数人“因行善被讹诈”的个例太过敏感,就可能在该出手时,勇敢地伸出手。此外,不妨做一些换位思考。如果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审视一下“摔倒不扶”与“见死不救”,不免会黯然神伤。青丝变白发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今天因为“有人被讹”就放弃“尊老爱老”、“见义勇为”的良知坚守,我们能以什么资格要求下一辈“搀扶我们”?

    基于道德层面的救赎,归根到底离不开对人性和良知的坚守,离不开道德的自觉,镇江女孩、保安不怕惹是非果断救人是个典型案例。对于他们的义举,我们理应去学习和践行,见贤思齐有助于形成全民的道德自觉。培根说,“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全社会都奉行尊老爱幼、扶危济困,正是我们要追求的道德理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