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安妥自己心灵的一个支点
(2011-08-21 10:23:06)
标签:
袁枚
南京
文学
安史之乱
随园诗话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从古至今,靠文学发财的人是很少的。明代的袁枚算是一个。他34岁归隐南京随园,整天诗酒唱和,娶一妻五妾,狎过妓,还把妓女买来赠送朋友。他如此风流,当有经济头脑,他依侍自己诗坛盟主的身份,收了不少女弟子,这些女弟子大多是官太太,不差钱,所以袁枚在收取高学费之外,还享受了不少请吃喝、请游玩的好处。他利用撰写《随园诗话》之便,公开收取编辑费,谁掏的银子多就给谁发作品。此公在南京和安徽滁州都有地产,他承包给别人耕种,自己坐收渔利。清代的钱谦益不仅收藏了大量图书,还收藏了一代名妓柳如是,靠的不是文学,而是两朝为官赚取的雪花银。总之,纯文学收入在其财富中所占的比重是微乎其微的。
李白一生豪气十足,“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是他命途多舛,晚年投靠永王李璘的幕府,寄人篱下,最终穷困潦倒而死。杜甫遭逢“安史之乱”,纵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抱负,却无施展才能之机会,做的都是有职无权的小官,一生颠沛流离,郁郁而终。李清照早年与丈夫赵明诚相敬相爱,生活优裕,后逢金兵南犯,夫妻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后,她受骗嫁给了昏庸官吏张汝州,心灵倍受重创,一代才女最后客死江南。
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追逐文学热衷文学乃至献身文学?答案只有一个:文学可以安妥人的心灵。
大千世界,欲望无限,痛苦无限。财富可以使你锦衣玉食,养尊处优,却无法使你平衡欲望,内心安宁;权力可以使你呼风唤雨,作威作福,却无法使你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性;美色可以供你风流快活,温柔富贵,却也可以消蚀精神,萎靡意志。宗教和哲学倒是可以深入人的心灵层面,让你活得达观、智慧,可惜中国人大多不信教,即使是教徒,也是急功近利,为了祛病禳灾才临时抱佛脚;提起哲学,则大多数人觉得深奥、晦涩、头疼。
文学,只有文学,从《诗经》发源的中国文学,绵延数千年,流尚成一条浩浩荡荡的江河,抚慰人的伤口,滋养人的心灵,成为中国人,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思想的营养品、精神的避难所,在浮躁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了一份相对的纯净。
“此心安处是吾乡。”文学,是安妥自己心灵的一个支点,有了它,我们虽然不能撬动地球,却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