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

(2011-08-06 19:01:07)
标签:

中国

牛郎和织女

七夕节

楷体

gb2312

分类: 知识窗

     8月6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源于汉代,可以说是一个令人心绪惆怅又充满浪漫气息的节日。

    七夕,传说中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牛郎和织女本来是一段美好的姻缘——男耕女织,情深意重,美满幸福,但“天庭”不容,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的夫妻强行被拆散。牛郎携儿带女,紧追不舍,眼见就要追上织女了,岂知王母娘娘金簪一挥,波涛汹涌的一道天河,把他们天隔一方,牛郎和织女只能隔岸相望,泪撒天际。 忠贞的爱、深厚的情,感天动地,令天下一切生灵所慨叹、所动容——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每年的七月七,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

    在众多七夕习俗中,穿针乞巧的习俗也显得较为普遍一些。古时这天晚上,女孩们对着天上朗月,摆好时令瓜果,诚心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同时更祈求有一个好姻缘,千万别出差头,弄个“天河”,把有情人隔开来。因此,也有人把七夕节称之为“乞巧节”、“女儿节”。

    看古人多浪漫,望着头上那一锅盖亮灯儿,不知想出多少美好的事由让自己高兴。

    在一些地方,七夕节农家有做“巧巧饭”的习俗,以此来展现“巧媳妇”的巧手与孝心。

    七夕对古时的读书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要晾晒藏书。那时没有空调,也没有除湿的设备,藏书经过多雨的季节容易发霉。七夕这一天,读书人个个都把珍藏的书拿出来,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以防发霉长虫。

    千百年来,国人就是用这种富有文化韵味的方式,来充分体味和享受七夕的传统价值和人文内涵。

    明清至今,七夕的内容与意义又有了许多变化,而今我们眼里的七夕更多代表的则是浪漫的情人节。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符号体系,七夕的内容与意义不管怎么变化,但民族性、传统性这个精髓是不能变的,七夕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与共同享受的文化节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