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亦蔬亦药话生姜

(2011-07-06 13:35:03)
标签:

美食

生姜

干姜

阳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

杂谈

分类: 保健养生

 

 

 

    生姜是人们常用的调味佳品,作为调料,生姜辛辣芳香,鸡、鸭、鱼、虾、羊肉等食物的烹调少不了它,有了生姜的避腥提味,不仅菜肴的味道鲜美可口,还能起到开胃助消化的作用。

    其实,除了供调味食用之外,姜更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因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姜入药分为:生姜、干姜、炮姜、姜汁、姜皮等。而这些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也导致了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各不相同。生姜是姜的新鲜根茎,味辛、性微温,归肺、脾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被中医誉为“呕家圣药”。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腹痛泄泻、寒痰咳嗽等。如防治风寒感冒常用生姜、葱白熬汤以散寒解表。此外,生姜还能健胃助消化,解食用半夏、南星、鱼蟹之毒。干姜为姜的干燥根茎,味辛、性热,归心、肺、脾、胃经。相对于生姜升阳发散,“走而不守”的性质,干姜则“能守能走”,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由于干姜性热偏燥,又能入里守阳,故对治疗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湿者以及寒饮伏肺的喘咳更加适宜,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的治疗。炮姜由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而成,味苦、辛,性温,归脾、肝经。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炮姜的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只守不走”,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可用于治疗中气虚寒的腹痛、腹泻和虚寒性出血。生姜捣汁称为姜汁,用于治疗呕吐不止及晕厥急救功效显著,《本草从新》曰:“姜汁,开痰,治噎嗝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生姜取皮名生姜皮,有利水消肿之功,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姜中含有的姜醇、姜烯、水芹烯和柠檬醛以及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可以抗炎、保护胃黏膜、抗溃疡外,还含有一种化学结构与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相近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能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液凝固、抑制血栓形成。此外,生姜中所含的姜酚,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因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营养学家还发现,生姜中含有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能够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其抗氧化作用比目前应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还明显,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用生姜切丝,沸水冲,浸泡10分钟后,加蜂蜜调匀,每天早晨饮一杯,可明显减少老年斑。

除了在临床治疗中各种姜的辨证应用外,平常生活中用姜来养生保健也很重要。中医主张“秋冬养阴,春夏养阳”,随着夏季的到来,适当食用生姜,一来可以助身体生发阳气,二来可以顺夏季发泄之势,祛除体内的寒邪,达到养护阳气的目的。俗语有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亦称“夏天一日三片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夏季食姜的方法很多,比如熬姜汤、姜粥,做菜时加姜片等等。体质偏寒的人,可在早餐时,用鲜生姜切丝炒鸡蛋佐餐,既美味营养,又温中祛寒。

    平时吃姜时要注意,古语有“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的警示。秋季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气候干燥,再吃辛辣的生姜,容易加剧秋燥伤肺。而晚上九点以后也不宜食姜。因为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是亥时,是阴气最隆盛,阳气需要闭藏,人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这个时候吃姜易生发扰动阳气,使得阳气不容易敛降闭藏,不利于体内阴阳的消长。此外每次姜的食用量不宜过多,否则容易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烂姜、冻姜也不能吃,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毒素,容易诱发食道癌及肝癌。还有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脓肿、肺结核、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以免加重症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