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要让学生培养成一个“大写”的人

(2011-06-15 05:36:19)
标签:

康奈尔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幽泉学院

名校

专业知识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大学”的“大”字内涵所在,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技能和就业技巧,更是为了让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具有公共情怀的未来公民;不是使学生成为“就业机器”,而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和谐发展的人。特别是要通过大学丰厚的人文资源、书香琴韵,让学生得到无法言说的精神熏染和境界提升,不仅注重物质发展,更注重厚德载物、慷慨公正的精神传承,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陷入“技能崇拜”,就意味着独立高傲的大学精神已被物化和市场化征服了,已成为了“就业的奴隶”。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功利性、投机性更强,已经不是人们期待的和谐公民了。

  想到了世界名校——美国幽泉学院的做法,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完成规定学业,而且要利用学余时间盖房子、种地、养牛、养鸡,供给平时的日常生活。幽泉学院流传至今的校训是:劳动,学术,自治。由于将劳动能力、公民意识放在教育本位,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美国许多名校的认同。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10年里,这所学校16%的学生走进了哈佛大学,13%进到芝加哥大学,7%进了耶鲁大学,7%进了布朗大学,其他的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斯坦福乃至牛津大学等名校。

  如果说和市场化、就业需要接轨,美国高校更有理由。可这所名校却如此坚守学术个性、生活能力和公民素养的培养,这才是其成为名校的主因。两相对比,值得我们思考。在物化、市场化和世俗化中,大学注定不能陷得太深,而应成为“隐者”,成为精神风向标,不能迷失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开心一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