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员要有官德

(2011-06-13 19:10:35)
标签:

宋仁宗

官德

考核

监督问题

考察者

杂谈

分类: 思想理论

 

  

  有些人,做官之前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可做了官以后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更有甚者为非作歹,以为“老百姓算个屁”。一旦落马,则痛哭流涕,万般忏悔,一会儿官腔十足地说对不起党,一会儿自曝出身农家。出现这种怪现象,很难说完全在于当初选人不当,更重要的是对已经成为官员者的监督问题。

  监督官员与监督准官员不同。有好些锒铛入狱者为官不久就腐败了,却边腐边升,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后才发觉了。原因何在?这不是新问题,北宋时仁宗就遇到此类事。天圣年间,工部侍郎李应几贪暴不法被黜,宋仁宗问宰臣:李应几贪污这么厉害,怎么还能高升到现在的职位?宰臣回答道:“应几素无廉节,然监司未尝按举,故累资至此。”宰臣认为:考核不认真。其实宰臣只算说对一部分。李应几之流官位不尊时,还可以认真考核,官大之后谁能监督他、考核他?再说,以考核为名,行打击报复之实的人不是没有,以考核为手段,提升故旧贬斥他人的考察者也不是没有。监督者也会腐败不堪。解决这类难题的方法,古人依然靠官德。于是,培育官德就在一个圆圆的圈子里打转:靠官德!

  实际上,一个官员有德无德,除了考核的人可以考察,那里的老百姓最清楚。如何选官育德,自上而下的监督之外,自下而上也是一种方法。要使目下监督行之有效,恐怕需要走出宋仁宗的思路,从体制方面开拓道路。

  清代的唐甄说:“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这段话未必需要全盘肯定,似也不应视为夸谬之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