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关系?面对传统文化,任何人的知识都显得浅薄,而任何分类都会带来问题。比如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十大类,包括口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以及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曲艺等等,还包括民俗。按照这个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着民俗文化,或者说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大项。
民俗文化反过来又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门类,比如说过年时唱戏,传统戏剧是不是在民俗里面?过年不光演戏,贴窗花、贴对子、传统的食品及传统手工技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民俗活动,有歌唱、演奏,还有赛马、射箭、摔跤,而这些项目都涵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里面,比如,民歌、马头琴划归到传统音乐里,摔跤、赛马放在传统体育里,如果离开这些活动项目,那达慕就不叫那达慕。所以民俗又包含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假如说民俗就是一个民族的所有习俗、风俗和有关的文化形式的话,那么民俗文化的概念就太大了,包括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有些学者会把中国的民俗文化以及包括民俗在内的所有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腐朽、没落的文化,甚至看成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100多年的屈辱史的根源,认为是文化里的“糟粕”影响了民族的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