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脑血管病死亡高于欧美四五倍
据全国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慢病死亡已占总死亡原因的85%,其中以因脑血管病死亡者居首位。我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脑卒中复发三四次会致死
脑卒中是中风的学名,为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属于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很多患者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偏瘫在床上失去了生活质量、人格尊严。
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每年在以9%的速度上升。这是因为我们有很多高危人群,如高血压患者2亿多人、高血脂患者2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至少6千多万人、肥胖者7千多万人。数量庞大的高危人群,疾病控制得很不好,像高血压,知晓率只有30%、治疗率只有24%、合格控制率只有8%。
专家指出,一个人从出生到发生脑卒中,要经过6个台阶:
第1个台阶:遗传因素。如果你的父母有脑卒中,你就会被贴上高危人群的标签;
第2个台阶:如果出生之后又附加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抽烟、喝酒又不爱运动,就向危险迈进了一步;
第3个台阶:这时如果再加上疾病危险因素,如血压高了、血脂高了或者是心脏病,就开始到了第三个台阶;
第4个台阶:短暂性脑血管病发作,但是这个时候可能还没有引起脑组织完全坏死;
第5个台阶:引起脑卒中发作;
第6个台阶:脑卒中复发。
6个台阶走完之后,迎接病人的最后一步就是死亡,很多人脑卒中三四次复发之后就会走向生命终点。
“小卒中”是重要预警信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被称为“小卒中”,其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容易被家属或者是患者忽略。但是这是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如果患者能在预警阶段及时采取治疗,能阻止脑卒中的发生。美国研究表明,“小中风”48小时之内,脑卒中的风险很高;24小时之内,20名病人里面就有1个人会发生“大卒中”。
得了“小卒中”,要第一时间进行治疗。但中国“小卒中”病人被低估了。中国住院数据表明,“小卒中”病人占整个脑血管病人的6.3%,同期的加拿大为27%。在欧美国家,“小卒中”有专门的救治模式,如相关门诊、临床指南、住院标准等,而中国现在还没有这个模式。
■延伸阅读
“小卒中”5个一过性症状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将会在其一生中遭遇卒中,每6秒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还会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小卒中”是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脑血管病,会造成人的认知功能低下,如记不住事,近期记忆、远期记忆逐渐依次丢失;严重者会有计算障碍和面部认识障碍,很熟的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小卒中”还会导致血管性抑郁,典型表现是早醒、烦躁、情绪低落、无望,过去很干净的人变得不修边幅,出现情绪障碍后,10%的人会走向自杀。发生“小卒中”3个月后,会有20%的病人发生卒中。
“小卒中”因症状不典型,往往容易被忽略。了解其5个一过性症状,可让我们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防止真正卒中的出现:
1.一过性头晕。一般晕10分钟就好了,病人大多不会去医院就诊。
2.一过性头痛。
3.一过性视物不清,尤其是单眼和单侧视物不清,很多人因为肢体活动没有问题,很难与脑血管病联系起来。
4.一过性言语不利。突然找不到正确的词语表达,讲话时出现一过性逻辑错误,但家人和病人自己都不会注意。
5.一过性肢体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