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融合有活力

(2011-05-13 23:46:02)
标签:

中国

经文

木鼓

甲骨文

山河破碎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一个民族能够经历灾难生存下来,形成长久的传统,必然有能力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并且能够从这种智慧中获得幸福。这就是文化。

  比如说羌族。他们没有文字,但一直和中国的历史共振。他们的历史文化和他们的建筑工艺一样,只是代代相传,口口相授。你看着那苍凉厚重的碉楼,听着幽怨的羌笛,在温暖的火塘边欣赏他们的歌舞,会不由得感慨出他们似乎与周围的环境建立了某种契约,他们身上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生活智慧。

  我很诧异这个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古老民族为什么会没有文字。但在他们的传说中,是有过的。那些经文就写在竹片上,上面记载着自己的历史与文化。但有一天,一个放羊的小伙子拿着经文到牧场,不知不觉睡着了,等他睡醒,经文不见了,一只白羊正在咀嚼。于是他一生气就动手杀了白羊,把羊皮绷在一面木鼓上,一敲木鼓,经文就被念了出来……

  可惜的是这样的故事已经不能引起年轻人的兴趣。现代化的马力是强劲的,不可阻挡的。即使在海拔两千米的布瓦羌寨,同样强劲的摩托车已经取代了原来穿山越岭的骡马成为代步工具;画着奇怪图案的T恤最受年轻人的追捧;习惯于种包谷的土地正在改种更有市场的樱桃、板栗;原来传承多年的“尖尖鞋”悄悄地变成了方头鞋,只因为那更省工夫、更合脚;美丽的羌绣原本都穿在身上,现在也装在了镜框里挂在了墙壁上……这个习惯迁徙的民族其实一直都在变化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