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利益面前首先要考虑公众的道德准则
(2011-04-28 06:39:18)
标签:
论语·里仁道德准则义利观个人利益儒家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在《论语·里仁》中,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说法。大意即发财富贵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如果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宁可不要。此外,还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以及荀子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等关于“义与利”的辩论,都成为古代商业活动遵循的无形法则。
儒家认为,品行高尚的人在个人利益面前,首先要考虑这种利益是否符合全社会公众的道德准则。
前一篇:利益面前,道德的价值何在?
后一篇: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