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泪,并不是女人专利

(2011-04-19 07:02:37)
标签:

申包胥

楚国

《孙子兵法》

越战纪念碑

和氏璧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流泪,并不是女人专利。在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擅哭”的男人。春秋时代,“和氏璧”发现者卞和,两次向楚王献璧,反被砍掉双脚,他在楚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终于造成“和氏璧”问世。楚国大夫申包胥,哭功更高。当时吴王阖闾、伍子胥,和《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率领大军,攻灭楚国。伍子胥的昔日好友申包胥,跑到秦王廷上,痛哭了七天七夜,终于说服秦王,出兵收复楚国江山。申包胥的哭功,比《孙子兵法》还厉害。

  外国人,哭的功夫,也不下于中国人。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有一座“哭墙”。据说当年圣殿被烧毁时,天使曾在墙上哭泣。后代以色列人,每到此处,就不禁悲从中来,一头趴在墙上,痛哭失声。美国人,则有越战之痛,在首都华盛顿,建了一座“越战纪念碑”,有人也将它称为“哭墙”。

  诗人、文学家,按理说,哭功应该不逊于武将。陈子昂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清照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莎士比亚的悲剧,除了主角哭、配角哭,更重要的,是观众哭。悲剧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与天下有情人,同声一哭。历史上的擅哭者,创造了“哭的文学”、“哭的艺术”。

  然而,感性也不能太丰富,需要有所限制。人的喜怒哀乐,如自然界的大水、大火、大风,一旦泛滥,就会成灾。因此也要记得:感性之过多,要匡之以理性。

  一般人常说:“英雄有泪不轻弹”,其实还有下一句:“只因未到伤心处。”三国时代,英雄很多,眼泪也不少。有人认为: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三顾茅庐时,他就哭得“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并且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东吴孙策,原本投靠袁术,有天夜晚,想到父亲孙坚如此英雄,自己却沦落至此,不觉放声大哭。第二天,就以汉朝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南征,打下了江东根基。曹操也有感性的一面,每次痛失英才,都会哭得死去活来,哭郭嘉、哭典韦,都令众人侧目感叹。诸葛亮写《出师表》,最后说:“临表涕泣,不知所云。”他到东吴哭祭周瑜,没被打死,还引起很大共鸣。

  英雄有泪,天下人更不能无泪。天下有情人,都应该像无名戒酒协会的人一样,勇敢而坦白地承认:“我是某某某,我有流不完的热泪。”

  理性和感性,是一体的两面,就像水的三种形态,有时要理性如固体,有时要感性如液体、气体。物理学家们,早期曾为“光是质点还是波动”争执不休,后来发现光既是质点,也是波动,奠定了近代量子物理的基础。人生也需要有量子论、相对论,既是理性,也是感性。因此要能放也能收,怀着开放的心胸、谨慎的脚步,才能同时体会到真理、真爱的双重乐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