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梅与茶

(2011-04-12 12:45:59)
标签:

云南

梅花吟

筇竹寺

昆明黑龙潭

香雪海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关于梅的原生态与自然分布,这是许多爱梅人都努力探寻和关注的。

    我国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同时也是梅的遗传多样性中心。至今全国有六十多株元明清不同时代存世的老梅树,云南一省所占最多,总计超过了50株。《图志》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梅的原产地在云南一带。

    有意思的是,云南还是茶的老家。尽管在文字记载中,四川蒙顶山种茶最早,但至今还旺盛的千年古茶树,多在云南西双版纳一带被发现和保护。目前普洱市区街头,树有“孔明兴茶”的巨型雕塑。梅与茶,这一双文人风雅的天然绝配,都出自云南和四川一带,真的很令人感慨而神往。

  梅于后来在江南发达,从果梅到观赏梅,与南宋以降苏沪杭一带经济繁荣、人文鼎盛有关。云南天然的大叶茶种,在向长江流域发展中演变成小叶灌木茶,斗茶赏梅的风习持续不衰。

    云南各地的梅花,元旦就缤纷开放;而江南的梅花,盛开于元宵观灯后,“梅花以惊蛰为候”。在云南和东南各处赏梅,四方客人和主人一并优游林下,欢乐中为梅花拍照留影,为梅花吟唱,载歌载舞而干杯,兼了品茶是普遍的。梅与茶,相辅相成,使人脱俗解疲累。又因为慕梅爱梅之人众多,梅花专家便想方设法,使人工植梅的区域,一路向北方渐次远上。可北地少茶,饮茶多不讲究。就是今日有名的位于武昌东湖的磨山梅园,虽然梅花的品种蔚为大观,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和“中国梅花资源圃”所在,惜武汉的公共场所少茶馆茶室。

    某次,我在东湖梅园的“探梅馆”,看得临水好梅花,主人在亭台里却摆着茶座卖大路的袋泡红茶,好马无好鞍也!云南和苏州就大不同。不说元旦昆明黑龙潭“龙泉探梅”时是一地茶客,就是远在滇池西山上的“筇竹寺”,古罗汉堂清冷的大院里,梅花和早樱一起开了,有当家的尼姑和暂住的居士对坐在优昙花绿树下,悠悠地品着喝了多遍犹品不尽的普洱茶。

    最难忘2008年春节,南方大雪,年三十,苏州“香雪海”的梅花才开数点,而山脚下的司徒庙,“清、奇、古、怪”的汉柏周围,蜡梅花猛烈吐香,胭脂梅尚满枝红豆,面相与梅花一般清静的老阿婆,用光福寺建庙一千五百多年特制的青花瓷杯,放一撮本地绿茶,好开水一冲而碧盈盈暖手又暖心。那一刻在古庙的廊檐下看梅花迎雪花,真不止双清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