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悟

(2011-04-01 13:40:18)
标签:

庄子

中国

清明

上巳节

寒食城东即事

分类: 散文随笔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气候变化,时序顺序的标志,节日则包含着一定风俗活动和某些纪念意义。

  清明是最重要的祭祀的节日。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一种活动。从唐代开始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清明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在农历三月上旬巳日,后改为三月三日。上巳节在市井中也是中国情人节。西方情人节比较浪漫,过情人节,送玫瑰花,表达感情方式。时下炒作“七夕”是中国情人节,其实是一个哀伤的日子,一个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日子。上巳节不在秋天,而在春天,情感丰富的华夏先民在“诗经时代”就曾举办过自己的情人节,用“芍药花”表达爱意。这岂不比西方带刺玫瑰更浪漫。后来就把上巳、寒食、清明三合一了。有唐代诗人王维诗为证。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我们国家为了纪念这个节日,从今年起,清明放假一天。

  我们的老祖宗,创设了清明这个节日,无疑是个大智者。什么是清,山水同在为清,什么是明,日月同在为明。一个同字,道尽了天地秘密,也道尽了文化的秘密,特别是中国文化的秘密。

  清明看上去是季节,其实是文化,是天地精神。

  要参透这个清明,则需昼夜等长,万物复苏,唯有此时,人们才能生死并参,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自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让灵魂青春永驻。

  清明处心积虑,她让我们看破,死是一种归宿。所谓春来草自青,或者说,只要我们在清明之中,死就成为杨柳的春色,就会成为踏青途中的欢声笑语。

  当然,清明前后,栽瓜点豆。这是瓜和豆睡醒了,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生命旅程。带着山水之清气和潮湿,带着日月光辉和温暖,带着主人之期待和叮嘱,开始它们的旅行。走进农历,走进它的缘分,走进它的因果。

  而充盈在天地间的灵魂又何尝不是如此。人们把郊游认为是在扫墓之后,趁机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显然表面化了。真正郊游的意义在庄子的思想中。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游,那么死就等于归了。

  出游是兴奋的,世人流连忘返,但天黑下来了,所有兴奋都成了归意,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因为我们在路上,出游目的是让你体会那个归。

  中国节日,大凡都能诱发你对道的感悟,诱发你对山水精神的感悟,诱发你对天地精神之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以天地悟正大。生悟慈,死悟悲。从而珍惜清晨,珍惜年华,珍惜生命,珍惜姻缘。这便是国人的大安详,大智慧。

  清明不仅是节日,也是文化,也是最好的悟。悟天、悟地,悟祖、悟今,悟生、悟道,悟出我们正在走的光明大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