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化遗产重在“神韵”

(2011-03-28 19:55:08)
标签:

福建

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

土楼神韵

高度的责任心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世界文化遗产到底意味着什么?它最重要的价值又在哪里?

  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评定文化遗产时,强调要从历史、艺术、科学、审美、人类学等角度衡量是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丽江古城成功“申遗”,由于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福建土楼举世瞩目,也因为它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文化遗产的价值,就在于它承载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蕴藏着重要的启示性资源。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文化遗产不是“文化财产”,不能把“申遗”异化为“遗产搭台、经济唱戏”,使其成为一笔单纯的经济账;不能把开发等同于门票经济,使文化遗产患上“富贵病”;也不能把保护局限于古董楼阁,甚至高价制造假文物,使文化资源遭到“保护性破坏”。相反,要树立这样的文化自觉:“申遗”成功只是保护的序曲,应该像《土楼神韵》那样,去发掘文化遗产所蕴藏的内在神韵,保存文化遗产所积淀的岁月印痕,传承文化遗产所记录的民族基因,使之真正成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民族的认同载体、文化的繁荣源泉。 

  在今天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文化是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元素,也是最能获得广泛认同的价值,特别是那些经历时间检验后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0多项世界文化遗产,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自豪。但我们更要看到,相对于我国众多的文化遗产,“申遗”所能承载的遗产保护毕竟有限。

  文化遗产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因此,一方面,我们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承;另一方面,也要把目光投向为数更多的文化遗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畏感,去珍视它们的文化价值,发掘它们的内在神韵。唯此,才能培育积极健康的文化心态,通过文化凝聚前行道路上的共识,打造我们走向未来的“软实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