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1.5代华人”吗?
(2011-03-13 14:09:41)
标签:
主流社会美国华人华裔人口动态高等教育 |
分类: 东西南北 |
所谓“1.5代华人”,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那些不在美国出生,但至少部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美国完成的华人;另外一种说法是指那些在美国出生,但幼时被送回中国,10岁左右才回美接受初级及高级教育的华人。
无论哪种说法,最终要在美国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所以,华人移民要有所作为,努力学习才是硬道理。
除了所受教育不同,“1.5代华人”与父辈有很多不同之处,他们在美国成长,能说流利的英语,能够接受美国文化,这都是在美国主流社会当一个领导者不可或缺的。
该报告将华人分为第1代、1.5代和第2代及以上三大类。其中第1代为完全在美国以外受教育的华人,比例为16.1%;第2代及以上为美国出生的华人,占36%;1.5代界于两者中间,非美国出生,至少部分教育在美国完成,比例为47.9%。
在观察美国华人收入状况时,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第2代华裔移民的收入一般会高过其父母的收入(第1代移民),但不及第1.5代。报告显示,三大类中,“1.5代”的人数和收入水平都是最高的。
美国华人社会里,这种并非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现象原因何在?由于成长环境和经历的特殊性,相较于父辈,1.5代华人的语言水平高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能力强;与完全在美国长大的第2代华人相比,1.5代华人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掌握更高一筹。正是这种身兼中西两家文化之长的优势让1.5代华人成为连接族裔与世代的桥梁,在第1代与第2代中间扮演着传递传统文化思想与协助融入主流社会的角色。
此外,团队精神也是“1.5代华人”的一大优点。与许多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不同,“1.5代华人”以大局为重,团队意识很强,处事风格非常谨慎、持重。
如鱼得水固然是件好事,但1.5代也有自己的烦心事。统计显示,在美国15岁至24岁的女性中,亚裔少女罹患忧郁症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移民家庭的少女最为普遍。专家认为,1.5代比父母更容易融入美国环境和文化,但父母通常采取严厉的管教方式,再加上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因此家庭关系有时会相当紧张,导致1.5代精神压力大。
不仅如此,与第2代华人相比,1.5代华人的“根”毕竟不是在美国,当遇到挫折或者在美国难以立足时,难免会产生“候鸟心态”。在经过金融海啸袭击、失业率高企的美国,不少1.5代华人愿做“候鸟”,回中国求职谋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