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

(2011-02-27 15:01:59)
标签:

文化

刘心武

波斯

《红楼梦》

红学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www.jwb.com.cn/lnsb/res/1/221/2011-02/25/03/res04_attpic_brief.jpg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即将出版”的消息日前得到出版方的证实。一时间,各持己见的文学专家、普通读者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网友感慨,在这个“快餐式阅读”的时代,刘心武的大胆之举无论对错,已让“红学”又红了起来。这是经典的不朽魅力,也是经典无法回避的尴尬。

质疑派:狗尾续貂不如留存遐想

“凭什么续写?”“经典岂能戏谑?”“续写《红楼梦》,等于是给维纳斯安个胳膊。”“狗尾续貂,不如留存遐想。”“现代人的续作无法超越古人。”……续写话题一出,招致的质疑声很大。

在“质疑派”中,有不少忠实的“红迷”,他们大多认为,今人无法探知古人的真实想法,也无法达到古人的语境,倒不如维持“红楼”的残缺美。

部分文学研究者也加入了“质疑派”,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言辞犀利。他在微博中称:“若是以贫弱的笔力、陈腐的观念、主观的考证,要再造一个‘真实’‘正确’的红楼梦,那是会混淆是非,误导读者的。”

还有一些自称“红迷”的业余研究者也在网上撰文批评刘心武续写。他们认为,刘心武之前有关秦可卿身份的研究已经走入误区,续写版本若大量发行,有以讹传讹之嫌。长期关注“红楼”研究的贾如泽在博客中提出,刘心武的另类考证,看似索隐,其实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索隐。“他的错误让人先入为主,很难再走出那个死胡同。”

支持派:续写有何不可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刘心武勇于“挑战权威”的举动,表示钦佩。网友“直言相见”认为,刘心武写得怎么样且不说,敢想敢干就是勇气非凡。一些网友分析,长期以来,红学家已经霸占了《红楼梦》的话语权,应当允许刘心武说出自己的想法。网友“波斯蜗牛”说:“《红楼梦》又不是你们家的,怎就不能续?续得好或坏,对《红楼梦》本身不会有任何损害。”

部分人士还主张“红学”研究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网友“天之韵”说,有一点不可否认,刘先生进一步推广了《红楼梦》,让更多人对《红楼梦》感兴趣。如果其中抛砖引玉,牵出《红楼梦》的文献和人才,那也是奇功一件。

网友“南国玫瑰”认为,刘心武的观点确实有争议性,但“红学”本来就应该是大众的,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

学者:“红学”可以通俗化但不能“被娱乐”

“创作是个人自由,续写其实是今人走近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尝试。”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分析,时下已是一个大众文学的“卡拉OK时代”,不能阻止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续写名著。

但他也指出,若从学术层面看,续写《红楼梦》有很高的难度,因为“红楼”的确博大精深,其中又有太多的不解之谜,引人入胜。因此,续写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能天马行空。

赵昌平点评说,刘心武走的是“红学”中的“索隐派”路子,在“探佚”方面甚至比以往一些“索隐派”更厉害、更“走火入魔”,似乎下了很大工夫。刘心武的续作,虽然其文学品质还难以判断,但他的创作态度还是严肃的,不是庸俗的。赵昌平认为:“此书不妨一看。”

“续写可以,但‘索隐’过了头,就成了‘娱乐红学’,变成迎合大众的文化猎奇、窥隐心态了。”曾编著《红学通史》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维昭主张,把“红学研究”和“小说创作”分开,不要误导大众。他还说,刘心武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有的表述不符合学术规范,这必须纠正。红学界理应维护《红楼梦》研究的学术规范,但也不应包揽大众对《红楼梦》的话语权。

值得参考的还有著名作家王蒙的观点。前不久推出新作《王蒙的红楼梦》时,他曾点评,刘心武做的是“趣味性研究”,不是历史考证;可以“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据《新华每日电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