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标签:
李渊西安大明宫遗址英国白金汉宫纽约中央公园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1/20110223/1298393522578_1.jpg |
2010年国庆期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入园人数逾百万。图为游人如织的大明宫遗址公园。 |
西安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绵延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完整性、丰富性和至高性的人文资源。尤其是大唐盛世,以其开放、包容、积极的气魄和形态,将中国的历史文明推向了顶峰。唐大明宫正是唐长安城中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万国衣冠、国泰民安的历史活剧,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记忆。
对于大明宫,不是所有读者都十分清楚,这里有必要花费一点笔墨,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建筑群。
大明宫是唐代建筑,被誉为中国宫殿巅峰之作之一。唐朝开国后,那些大小官员们暂时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就把隋朝留下来的大兴宫拿来使用。不过把名字改了一把,称为太极宫。太极宫地势低洼,加上西安(古代称长安)夏天天气热,皇帝每逢夏天都要到渭北高原的九成宫避暑。李世民当皇上后,每次避暑都想把老皇帝李渊喊上。哪知道李渊迷信,说隋文帝是在九成宫死掉的,去了那里心里别扭,说什么都不肯去。李渊想重建一宫殿,但他儿子当今掌着权呢,不好意思开口,让李世民猜他心思。李世民还算聪明,总算琢磨透李渊心里想什么,于是决定再建一个比太极宫更豪华的宫殿,这笔钱从李世民个人攒下的钱里支出。最后选址在地势较高的龙首原高地,定名为大明宫。皇帝盖宫殿,得好一阵子呢。大明宫还没盖好,李渊就去世了。就连李世民本人,也没在自己下令兴建的大明宫住过一天半日。
建造大明宫还真不容易,盖盖停停,停停盖盖,一直到唐高宗手上,将这半拉子工程接过手来再建。这一盖,断断续续用了30年时间,花了多少银子无从统计,单说所用工匠就有10万余人,还不算搬砖的、和泥的。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不就是办公嘛,要那么大的地盘做什么。错了,唐朝皇帝要的就是那个气派。当时的世界,长安是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政治、经济、外交等空前繁荣,万国来朝,千邦来贺,没有像样的宫殿怎么说得过去?于是就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宫。唐朝的17个皇帝曾在这个巨大的建筑群里登朝理政。
大明宫占地5200多亩,是现在北京故宫的4.5倍,是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12.7倍,是英国白金汉宫的15倍,比纽约中央公园还大300亩。
再好的戏也有谢幕的时候,再辉煌都会成为过去。公元904年,随着唐昭宗迁都洛阳,昔日炫人眼目的大明宫被拆毁,仅余台阶和夯土。
2005年10月,来自近百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达成《西安宣言》。《宣言》要求通过立法、政策制定、规划和管理等方式进行干预,以减少城市化进程对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多样性的破坏。
在大明宫遗址区3.5平方公里范围内,存在着西安市面积最大的棚户区。棚户区居民多来自河南。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口,大批河南难民拖儿带女,逃难来到西安。这些难民着实被原来低洼区的水淹怕了,长了记性,便在地势较高的大明宫遗址区安家落户。陇海铁路修通后,又有一批河南人沿铁路逶迤而来。这些人家境均不富裕,欲建造好点的房屋没那个能力,待有能力将房屋建造得好一些了,又因为大明宫遗址受保护的原因,国家不允许。在长达70年时间里,这块被称作“道北”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发展。没法挖下水道,因为怕破坏大遗址。不能盖楼房,牵扯到挖地基的问题。
除了棚户区,大明宫遗址区范围内还有10多个城中村,88家事业单位,涉及到2.5万户10万余人。
2007年10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实施方案》,围绕大明宫遗址划定了19.16平方公里的区域。2008年1月,有8个国家的顶级设计规划团队参加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方案评审会,以色列、意大利、澳大利亚、挪威四国设计团队获奖,他们的设计方案和遗址保护展示理念,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
2008年9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经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际评选委员会投票选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在全球87个城市和地区报送的100多个项目中一举胜出,入选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2010年10月1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如期开园。开园头一周,接待游客14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