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感动自己开始

(2011-02-22 13:38:02)
标签:

牛顿

感动

经典力学

从中

达·芬奇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一个普通农妇,几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孤寡老人,近期被评为感动地方的道德模范。当人们问起她做好事的信念时,她说:“不图什么,就图个心安。”朴实的话语,反映出一个普通人高贵、美好的心灵,也道出一个简单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事实上,不论是靠卖羊肉串、收废品资助贫困学生的汉子、老人,还是其他许多感动我们的好人等等,走近他们就会发现,支撑他们高尚行为的不是外在的好评或奖励,而是内心的“大爱”。没有充满“爱”的心,可能会在一时、一地做些好事,却不可能长期、广泛地坚持。细心观察我们的周围,凡是感动我们的人,他们必有坚毅的心灵、不屈的意志,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和事情,充满激情和热情,保持认真和耐心,并能从中体验到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和心灵上的由衷快乐。

  达·芬奇曾这样说过:“当爱好者和所爱好的对象结合为一体时,他就在那个对象上得到安息;好比在哪里放下重担,就在哪里得到安息。”人做事情,或出于性情,或出于功利。一个人为获得好名声,也会做一些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好事,但是,如果荣誉迟迟不来,好事便很难坚持做下去,必然会导致半途而废。出于自身性情做好事,就是为着一件事物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做这样的事情,快乐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精神得到了满足,从中得到人生的持续幸福,所以才能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

  不能感动自己,往往就与创造和进步无缘。牛顿有一天早晨思索一个问题,直到第二天早晨,人家发现他还是在同一个姿态下在那里沉思。可以设想,如果牛顿内心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没有深沉、痴迷的爱,只想着论文和职称,盘算着荣誉和利益,任由无数苹果落地,也难有经典力学上的重大发现。

  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来干会有不同的效果,有才智和能力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心态。只有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神圣感、自豪感,做工作的主人,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做出非凡的成绩,成为超越“匠人”的“大师”。

  现实中,总有人抱怨工作没意思、不充实。其实,职业择人、岗位择人是时代的总体特征,多数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工作和职业,并且任何职位和行业都免不了琐碎的劳作和孤寂的奋斗。与其被动地接受工作,不如沉下心来,寻找其中的乐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平凡的工作干出特色。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感动自己做起,首先让自己满意,再感动社会,实现人生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