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正月十五
(2011-02-16 12:52:19)
标签:
长安城元宵节元宵夜兴唐传火树银花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正月十五一到,家家户户重又忙碌起来,包饺子、做祭祀、放鞭炮、挂灯笼,所做的事儿与过年时是大抵一致的,只是不用再贴对联、打扫屋子了。正月十五里要吃元宵、闹红火、看大戏。元宵节里的一切事儿满溢着活蹦乱跳的意味儿。
正月十五还有一个文绉绉的称呼——上元节,之所以这样称呼,大抵是因了这一天是上元天宫赐福的日子,其中的传奇神秘的意味儿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元宵节在古时候可是一个顶重要、顶热闹的节日,似乎要比过春节还热闹。
古时候的文人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元宵节的诗词,其中最有人生况味的自然还是要数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两首词都借元宵夜繁华热闹的灯火景致衬托一种凄楚的身世之感。热热闹闹的背后,掩藏着浓重的、难以明言的感伤,国事家事夹带着几多对人生的惆怅沧桑,偏偏就在元宵节这个本来热闹、欢快的时刻,不合时宜地爆发出来,看来,人世间真是没有完满、完美的事儿。而梁羽生笔下的元宵节则又是别一种的人生意兴,火树银花的元宵夜偏偏被侠客搅弄得惊心动魄,就连传奇话本《兴唐传》里的瓦岗英雄,也同样将起事的日子选在了元宵夜,秦琼弟兄六人就是借着元宵夜的热闹劲儿混入长安城,大闹长安城的。可这些毕竟是文人的杜撰,传奇的成分太浓,满溢着活蹦乱跳的意味儿,只是让人看着乐乐罢了。
无论是最为流行的称谓——元宵节,还是古时候曾经有过的称谓——上元节,内中都蕴含着不同凡俗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