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井溯源

(2011-02-13 23:54:14)
标签:

陆羽

龙井茶

《茶经》

龙井村

宋高宗赵构

杂谈

分类: 知识窗
   四五十年前,到杭州喝龙井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杯茶从五分钱到一毛五,都是龙井。只是立夏前的茶便宜,谷雨前的茶中等,清明前采的茶最贵……而现在,一杯茶贵的上百,便宜的几十,还很难喝上一杯真正的西湖龙井茶。
  龙井是杭州城郊的一个村落,当地有一口水平接近地面的古井,其水清甜寒洌,含矿物质颇多,如搅动之,则生皱褶,因其一线蜿蜒,形如游龙而得名。
  但是,龙井茶却不仅仅是产在龙井村里的那些茶。陆羽在《茶经》中提及,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实际上天竺寺有上、中、下三寺,再加上灵隐寺,前后左右一大片,形成了龙井茶的“狮、龙、云、虎”四个产区,其所产之茶,根据历史上的约定俗成,被政府定名为“西湖龙井”。
  “狮”就是龙井村的茶,为最佳。冲泡之,水色近橄榄,回味甘甜,余韵幽远。
  “龙”是翁家山、杨梅岭、九溪一带的茶,质地稍次。茶汤色略暗,其味甘余微涩。
  “云”为梅家坞的茶,又次。然其炒茶功夫独具一格,所以,茶汤色泽草青,入口生津。
  “虎”指虎跑、毛家埠、玉泉的茶。虽排在龙井茶最末,但其汤色如翡翠,香正而味醇。
  龙井茶的出名,在唐朝时已经有陆羽的《茶经》为证,但是真正被叫响名声,还是在南宋时期。传说,宋高宗赵构曾经到此避难,有赖浓雾遮蔽,竹叶遮挡,致使龙井能够“看雾识丰歉,临竹成色香”。也就是每逢春分之后,只要雾大,茶叶必定丰收;而茶与竹为邻,其色、香皆得竹之清雅。
  到了清朝,据说乾隆下江南时遇到大旱,下令栽茶抗旱,由地方上收集了仅剩的十八棵没有旱死的茶树,按照乾隆指点摆成蟠龙状种下,然后在龙井村每棵茶树的根部浇一担泉水,谓“点根水”。从此,这十八棵“御茶”,也就成了龙井茶为“绿茶之冠”的依据。
  种茶时,株列如蟠龙,浇水取点根,也成了龙井村一直遵守的专业技术。不过,这十八棵茶树的叶子到底什么味道,从古到今就没有几个普通人能知道。因为,它们一直是“贡茶”。
  好茶,不但要茶叶好,还得采得好,炒得好。龙井茶讲究“女采男炒”:女的采茶要用力得当,不伤茶芽,动作飞快,及时送炒;一旦延误,茶叶的色、香、味就全变了。男的炒茶要讲究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既要注意火候,又要顾及龙井茶的传统形状;揉炒之后,还得透凉、烘焙和散热,才能装进茶叶罐,待时冲泡。只是,如今女的采茶依旧,男的炒茶已经用电炒锅了,甚至还有用机器炒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