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欢欢喜喜过个年

(2011-02-09 20:27:25)
标签:

安康

年俗

中华民族

尔雅·释天

民族心理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过年是一种传统。

  农耕生活特重天时,在长期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形成了天人合一观念,重视天人相应。人们的生活周期离不开自然的节律,地球上时序更新的周期大约三百六十多天,这也就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周期——年。

  中华历史上过“年”的传统大约总有三千年了。《说文》:“年,谷熟也。”“年”的本义是农作物的丰收。古时禾谷一年一熟,人们就将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这是农耕民族先民的习惯。《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可见在周朝就正式将这种自然周期称为“年”。

  年节体系是民族生活的时间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周而复始,这年是大的自然段落,一年中分若干小段落叫节,年是统率节的。如果没有年,各个节就群龙无首了。岁末年初是辞旧迎新、“天增岁月人增寿”之时,所以辞旧迎新始终是过年的主题、是年俗的核心。

  在辞旧迎新的种种仪式、典礼、习俗中,浸透了中国人的生命意识。辞旧岁,对似水流年依依惜别;迎新年,对锦绣前程无限憧憬。

  过年是庆享一年成果、规划新年生活、燃起新的期望之时。过年时要展现人们祈愿的理想生活状态,台湾习称“愿景”。其中充盈着对生活的愿望、理想和心理祈求,积淀着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连绵几千年的中华年俗文化所积淀的民族心理祈愿是很丰富的。最基本的愿景是丰衣足食。这在年俗上表现为穿新衣、备年货。进一步的愿景是精神文化方面的:贴门神、放炮仗是祈驱妖免祸保安康,赠压岁(“祟”的谐音)钱是为辟祟驱邪保护儿童成长,贴“福”字和吉祥图案是祈福迎祥,贴春联、剪窗花、挂红灯笼都是营造喜庆祥和的环境。逛庙会、赏花灯、看演出,“和谐乾坤福满天”,充盈着普天同乐、天人和谐的气氛。

  有年纪的人多觉得现在的年味淡了。市场经济、现代化是社会进化的大趋势,这期间,如何避免过分功利化,是个大课题。过分地以功利为指归、以功利为算筹,就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扭曲人的正常感情,就会削弱人伦情义;过分讲竞争就像过分讲斗争一样,不利于社会和谐。你瞧,过早过重的竞争压力连童年都失去快乐,使社会人心浮躁。在此情况下更有必要经营好中华年,过好年可以成为疗治现代社会病的一剂良方。

  “每逢佳节倍思亲”,贯串过年始终的是浓浓的人伦情义。祭拜祖先、感恩长辈、夫妻恩爱、敦亲睦邻、关爱晚辈,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敦睦情怀、友谊温馨、慈爱心肠。感情是一切年俗的生命,不投入感情,除夕团圆饭只是吃吃喝喝,压岁钱只知道钱数,拜年只是乏味的客套,发贺卡只是文字游戏,一切年俗只是古旧枯燥的形式。而一旦注入了真情实意,一切年俗就有了生命的真谛。中华年,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友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它是社会和谐的促进器,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剂。过好年,显然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全世界中华儿女的亲情,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