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见“一票难求”

(2011-01-31 07:01:54)
标签:

交通运输

京广

高铁

春运

客运枢纽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又到春运,又见“一票难求”。

  这些年,国家花了不少钱修建高铁。与修建传统铁路相比,高铁实行高密度、公交化的运营,一条高铁的运力相当于新建两条、甚至三条传统铁路。比如,武广高铁动车的定员约1200人,一天可发车160多趟,能发送19.2万人回家;而普通空调列车,一列定员最多约1700人,一天最多发车43趟,送7.3万人回家。今年春运,全国铁路日均运送旅客能力达620万人次,其中至少120万人次是由高铁运走的。

  既然高铁这么强大,为什么还会“一票难求”呢?一是目前高速动车的生产速度还不能完全满足高铁需求,既有高铁线无法实施最大的发车密度。二是我国大部分高铁还处于建设之中,京沪、京广等高铁主干线尚未贯通,重要客运枢纽的城市交通配套尚未完善,这都令高铁效应无法完全释放。三是在高铁不断建设的同时,旅客春运需求也在增长。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春运旅客发送量达25.57亿人次,是1991年8.57亿人次的3倍,而且近几年的春运客流都在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

  还有,节前春运虽然是20天,但是大多数人心中的最佳启程日就是那么三五天,而且回家的线路基本就是从东向西、从南向北的那么三五条热门线路。

  “一票难求”的本质是供求矛盾,需求集中爆发,而运力供给相对不足。想想看,每天帮7000多万人“搬家”,这在哪个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现有条件下,解决“一票难求”的思路,从供给侧看,一是在加紧高铁建设的同时,把公路、民航、船舶的潜力发挥出来,形成春运组合套餐,扩大旅客选择余地;二是动员企事业单位公车参与春运,减轻专业运输单位压力;三是创造条件,如减免公路过路费,引导私家车“出家”。

  当然,要从根本解决“一票难求”,还要在需求侧下大气力。那就是,加快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让在东部沿海打工的能就地安家和家人团聚;加快发展中西部经济,增加西部的就业岗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