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2011-01-31 06:42:05)
标签:
归乡团圆实时播报游子思乡空中航线杂谈 |
分类: 老年天地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尽管行色匆匆,哪怕步履艰难,却总是方向明确,意志坚定,奔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家。一幅千姿百态的归家图,一种浓酽酽的思乡情,总让人心热眼湿,慨然沉思。
回家过年,是家庭磁场的亲情感应。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除夕夜阖家团圆,在外劳累一年的人们,不惧千难万难,吃尽千辛万苦,也要回到家乡,看望长辈,拜访师长,与亲友们围炉夜话,谈工作辛劳,聊家乡变化,叙久别相思,唠邻里家常,慰老人情怀,释子女乡愁,其乐融融,其情洽洽。这样一种亲情维系的家庭文化,已经深深融进我们民族的血液,筑成一条条风雨不可阻、困难不可挡的归乡路。
回家过年,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实践。据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我国整体客流量将达到28.5亿人次,尽管我国近年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如何让广大群众安全、舒心地回家过年,仍是一个巨大考验。党和政府正以人为本,竭尽全力让回家之路更顺畅。铁道部门尽最大努力挖掘运输能力,千方百计方便群众购票,还开通官方微博实时播报出行信息;公安部门要求春运期间高速公路坚持不封路,遇冰雪天气就用警车开道……尽管回家的路上还有不少艰辛和烦恼,但改善现状、铺平道路的努力一直在继续。
一声“回家过年”,神州大地人流涌动。1235条空中航线,8万公里铁路,373万公里公路,以及无数的江河,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在短短40天内如同候鸟一样,完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大迁徙”。“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这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力量,到底从哪里来?何以如此温暖动人?又何以如此坚忍不拔?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去凝视每一双眺望家乡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