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2011-01-25 23:55:22)
标签:

陆登庭

美国

哈佛大学

《文汇报》

新英格兰地区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bjrb.bjd.com.cn/res/1/1/2011-01/25/18/res01_attpic_brief.jpg
                       哈佛大学公开课
  
http://bjrb.bjd.com.cn/res/1/1/2011-01/25/18/res05_attpic_brief.jpg
                   哈佛大学敞开式的校门

 

  哈佛至今保留着当年新英格兰地区的风格,那种低矮的红砖房。哈佛又是一个真正现代的帝国。炒股票、房地产,一年有好几十亿美元。但是奖学金不高,教授工资也不见得多高,事实上,即使低薪也能把资深教授挖来。为什么?因为是哈佛。

  据说在哈佛校园里走,一不留神就可能碰到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不过诺贝尔奖获得主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决不起眼的停车位。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包装的。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哈佛校园里,恐怕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他们为每一课交上美金,但是不拿学位。这也是哈佛收入的可观的部分。不过你看不出哪些学生是可以得到学位的,哪些是不拿学位的。因为都急匆匆地赶路,都一边吃比萨一边啃大书。

  哈佛学生本来就是为社会上层效劳的。很多学生的家长,也都是哈佛校友哈佛人。一代一代的哈佛人,进入社会上层又把财富反馈给母校哈佛。每年的捐款,是哈佛收入的重要部分。

  哈佛也有崇尚摇滚歌星,或者用同性恋挑战世界的。前者右耳挂耳环,后者左耳挂耳环。

  花园街29号隔壁的学院,晚上常有音乐会。没有专业演员,也毋须门票,是学生们自己组织的活动。美国孩子从小课外学音乐学舞蹈学体育,一般好学生课外都有所长。

  孔孟之道、程朱理学,与美国现代青年有什么关系吗?

  美国学生从小接受个人主义的教育,强调自己是独立的人。如今他们很有兴趣地来听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不那样思考问题,说人是一个个的同心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层层地往外推展开来,影响他人。中国传统士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就是这样设定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不是孤立的人,是一个个互为影响的同心圆。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有一次《文汇报》刊文讲到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不同,说剑桥大学认为自己就是这个世界,而哈佛大学认为自己能够改变这个世界。

   2007年10月12日,哈佛第28任校长,历史上第一位哈佛女校长福斯特就职演讲中讲——

  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这是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

  哈佛是一个理性自由、传统激扬、资源非凡的王国。

  2002年教育部举办的首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有记者问哈佛大学前任校长陆登庭(1991年至2001年),哈佛给予学生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陆登庭说我们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最有价值的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哈佛非常注重多元化的营造,从招生时就考虑,学生是否来自多个国家,拥有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他还讲到,哈佛需要知道,一个学到了很多知识的学生是否也具有创造性,他们是否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动力去探求新的领域。

  哈佛前校长陆登庭为哈佛筹措到100亿美元,主要募自校友会,虽然哈佛的校友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

  17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移民到与哈佛相隔一条河的查尔斯镇。不不,那时学院刚成立,还没有校名,不叫哈佛。是这个剑桥学生叫约翰·哈佛(John Harvard),年方29岁。第2年他得肺病,临终前他将自己的大约780英镑和400来本图书,捐赠给河对面那所新学院。新学院第一次得到这么大的捐款。哈佛所在的马萨诸塞州议会决定,将这所学院命名为哈佛。

  哈佛立校的历史,早于美国建国的历史。

  有句话叫: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