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之善 如己有之
(2011-01-20 23:41:26)
标签:
房玄龄
中国
杜如晦
《资治通鉴》
贤才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唐太宗之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做出“贞观之治”的业绩, 其主要原因是广求贤才。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广求天下贤才,因才授官,这是宰相的职责。近来听说你们受理诉讼案件,日不暇接,怎么能帮助我求得贤才呢?”因此下令:“尚书省琐碎事务,归尚书左右丞掌管,只有应当奏明的大事,才让左右仆射处理。”这意思就是让他的两位重臣,腾出时间专抓大事,而广求天下贤才无疑被唐太宗视为头等大事。
而房玄龄、杜如晦更有“闻人之善,如己有之”的胸怀。根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三·唐纪九·太宗贞观二年至三年》的记载:房玄龄通畅政务,辅以文章博学,昼夜尽心,唯恐偶有差错,他执法宽而且平正,听说别人有长处,就好像自己所有,对别人不求全责备,与杜如晦提拔士人,不遗余力。
在我看来,“闻人之善,如己有之”,不仅有利于广求贤才,而且有利于同僚间的相互配合,把事情干好。正是因为房玄龄与杜如晦都虚怀若谷,听说别人有长处,如同自己所有一样,在工作中,才能互相尊重,才能配合得默契——太宗每次同房玄龄商量国家大事,房玄龄一定说:“此事非杜如晦无法定夺。”等到杜如晦来了,最终还是采纳房玄龄的意见。二人相得益彰,同心为国尽力,所以在唐代,房玄龄与杜如晦被称为最好的宰相。今天的为政者同样要有“闻人之善,如己有之”的胸怀。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