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成天安门新地标

标签:
孔子中国国家博物馆雕像北广场天安门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http://blog.gmw.cn/UploadFiles/2011-1/14715427416.jpg |
|
1月11日,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雕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成为天安门地区的又一个标志。雕像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题字者为国学大师、汉学家饶宗颐。
由青铜制成的孔子雕像矗立在国博北广场中心,正对着东长安街,以孔子站姿为造型,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长髯垂胸,衣袂飘飞,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雕像身体部分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古朴雄浑。基座上题写有“孔子”两个大字及其生卒年份。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孔子的形象,古书中对孔子的形象也有很多描写,这尊孔子像一个突出点,就是“儒雅”,把孔子塑造成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慈祥、谦恭、渊博,面含春风,满怀仁爱,智者谦恭,巍然山巅,体现出孔子作为中国文化大使独具的文化智慧和礼仪风采。
该雕像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一是孔子表情慈爱智慧,祥和温润,颇具儒家风范;二是整体造型似巨石似高山,象征着孔子是跨时空的精神坐标,是一座文化泰山;三是从背后望去,这尊雕像又像一座丰碑,“作为先贤,他永远是我们后人仰止的高山,是我们膜拜的丰碑。”
孔子雕像立足广场意义不一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博作为积累与承传中国历史文化的国家最高殿堂,理应为这一重要区域增添光彩,增加与这一宏伟而庄严的建筑相应的文化含量。孔子雕像塑造出了孔子儒雅、宽厚、仁慈的形象,思接千载,人们面对他,会为我们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发出许多感慨。
孔子在我国家喻户晓、历代被称为“圣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的名片,在国际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人对孔子形象的向往和憧憬,几千年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艺术家用各自的智慧将他们心目中的孔子形象作出了不同的演绎,成为人们瞻仰和礼拜的圣像。今天当人们面对这尊塑像时,会发出许多文化的感慨,会产生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许多联想,所谓的“思接千古”,正是通过这一特殊的媒介而获得雕塑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