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代是一柄双刃剑
(2011-01-08 11:14:53)
标签:
中国汽车瘦驴拉硬屎人类文明史双刃剑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汽车取代马车,当然是人类文明史进程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也称“轮子上的革命”。
在中国,由牛车、马车向汽车时代的迈进,像中国的现代化崛起一样,带有海啸般的气势,快速席卷了960万平方公里。以北京为例,日均新增3000辆,去年的汽车保有量即可达到500万辆,明年将突破700万辆,去年全国汽车销售量可达1800万辆,连续两年超过汽车大国美国,破了美国1700万辆的纪录。泱泱“自行车王国”的王冠一夜间陨落,开启了名副其实的“装在轮子上的社会”的大幕。但仿佛与生俱来的交通拥堵也成了政府和百姓的一块心病,北京出现过长达9小时的堵车是个危险信号,长此以往,人们也只好像当年曼谷人一样,需在车里备马桶。
在中国汽车摇篮圣地一汽,现在年产200万辆汽车,仅集团旗下的大众公司,即可达70万辆,而且供不应求。一位掌门人曾经形象而自鸣得意地说,“小康”就等同于“小车”,这话正在应验,轿车已不可阻挡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汽车时代带来了新的憧憬、新的文明、新的节奏、新的理念、新的生活方式,我一直在想,汽车时代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突然降临,是好事吗?我们准备好了吗?也许有人会认为我这是杞人忧天。
在西方国家,大多数人并不追求汽车的豪华,选择车子往往是小而适用,省油、好停车,纯粹的运输和代步工具。反倒是街上跑的出租车都是名车。在我们这儿有点变味,车子成了身份、等级和财富的标志。中国人喜欢夸富,政府越是提高大排量豪华车的税率,动辄百万的车就卖得越火。
不妨算算账,按人均收入看,中国在百位上下徘徊,绝对没富到流油的地步,可全天下人都艳羡和嫉妒中国人“有钱”,出手之阔绰常让外国人目瞪口呆。有人为跻身“有车族”,节衣缩食,甚至一日减少一餐,背负着按月还贷的压力,回过头来骂汽油涨价、骂道路拥堵……有人称之为“提前消费”,有人讥诮为瘦驴拉硬屎,这也是我们的特定文化吗?
至于屡屡发生的醉驾、飙车、超载、撞人逃逸等诸多与汽车文明相去甚远的弊端,当然属于负面的了。
最近,被人戏谑为“堵城”、“首堵”的北京以及许多大城市,都为塞车而困扰,头痛之余,开始痛下决心治堵。
当然,不可以小眚而掩大德,汽车时代无论如何胜过马车时代万千,不能同日而语。汽车时代带来的烦恼也许无可避免,它本来就是一柄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