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商业化:过度,还是不足?
(2011-01-06 23:30:38)
标签:
娱乐
中国电影
票房
马首是瞻
社会成本
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
|
|
2010年岁末的中国影坛充满了喜庆狂欢的气氛。这一年,票房超过
3 亿元。
中国电影不能只顾100亿票房,数字没什么了不起,不必得意忘形。为了利润的最大化,而放弃文化精神的固有准则,失去的是文化尊严。惟票房马首是瞻,我们势必要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
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首先体现在票价上,价格太高。随便一部片子的正价就在60元,两个人就是120元;设备好点的影院基本都在市中心,再打个车,少说20元以上;两个人看电影总得吃点零食,影院零食、饮料,至少30元吧;出来了总得吃个饭,100元跑不了吧;万一女友或老婆再逛个街,你算算看一场电影的代价。35岁以上人士有几个愿意花这代价去看电影,不如买张碟在家看舒心。
总体感觉仍然是中国电影很稚嫩,商业化越来越明显。导演的个人境界追求已经丧失,过多依赖科技眩眼球,情节和内容缺乏,布景道具豪华,那些古代用的兵器,估计打造出来需要几万两银子都买不起。这是一个商业化、急功近利的社会,严肃的作家、编剧、导演越来越少。
|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