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靠为别人主持丧礼为生
(2010-12-14 20:30:36)
标签:
齐国《说文解字》史记·孔子世家礼记·问丧丧礼杂谈 |
分类: 旧事窗 |
中国古代丧礼的门道很多,儒者为其赋予了尽量合理的意义。比如《礼记·问丧》中,有人问,为啥人死了三天才入棺下葬?解释是:亲人故去,孝子悲痛万分,在地上滚着哭,想让死人复生。等三天是等着复活呢。三天还活不过来,孝子也哭累了。此时下一步葬礼所需的衣服、东西都准备好了,远方的亲戚也赶到了,正好下葬。
有一种说法,孔子靠为别人主持丧礼为生,直到他50岁后出去做官。此说真假不论,但《史记·孔子世家》上明确记载,孔子到齐国去,齐景公想重用孔子,但宰相晏婴阻挡,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
孔子带了那么多徒弟,需要吃饭啊,也得挣钱,于是主持葬礼这一“儒”的老本行势必不会放下。晏子批评孔子为首的儒者倾家荡产办丧事。这也是所有批评古代丧葬制度的常用说法。其实,这些礼仪制度有其合理之处,也确有存在的必要,只是太过繁琐,需要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