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于“多劳”,乐于“多劳”

(2010-12-06 12:48:17)
标签:

子贡

《论语》

实践出真知

畏难情绪

春秋时期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劳动是人类最好的启蒙老师之一,人们所掌握的很多知识都源于劳动。《论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春秋时期,有位官员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圣人孔夫子为什么这么渊博,样样都会?”子贡回答:“那当然,老师是天生的圣人。”这段对话传到孔子那里后,他纠正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说我小时候出身贫贱,什么事情都做过,什么苦都吃过,所以懂得了世间的人情事理。劳”与“不劳”,“多劳”和“少劳”,是决定一个人能力强弱和作为大小的关键因素。在“劳”这个问题上的小小差异往往造成个人成长进步的巨大差别:闲者多庸,劳者多能。

   实践出真知。只有躬身实践、只有经常“多劳”,我们才能比别人多出学习锻炼的时间,多出经受考验的机会,多出展示才干的舞台。经历造就能力,一切成大功、立大业、做大事的“能者”无不是从“劳心”和“劳力”的艰苦中磨练出来、超越出来的。

  有时候,“劳者”也未必“多能”,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劳者”的心态不平、学力不强。有些人对一些繁重工作事务,第一反应是推脱逃避,习惯性地拈轻怕重,即使承担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干起活来态度很消极、不高兴,畏难情绪相伴始终。抱持这样的心态,再好的锻炼、成功机遇都会滑过。干事不开动脑筋,不爱钻研琢磨,能力不会不请自来。

  不甘于平庸无能,就只有甘于“多劳”,乐于“多劳”。冀望于不断增长才能、成长进步,就应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