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明园该不该重建

(2010-11-20 11:10:03)
标签:

圆明园遗址

废墟派

康熙

国家安定

重建派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圆明园, 本来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皇家园林,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中化为灰烬。150年来,这事没法烟消云散,反而一天天清晰起来,中国人以一种复杂的心态天天祭奠着圆明园。

  “圆明”两字本出自佛家语言,博学多智的康熙皇帝用其为自家园林命名,期望佛光永远普照。从康熙中期国家安定开始,150年历五帝从未停止过对这座举世闻名的园林营造,最后总占地面积达5200亩(近350万平方米),这等规模及气魄随着那把大火成为绝响。

  我们泱泱大国,竟让那些红毛番鬼欺凌污辱,抢完还烧,没一点儿江湖规矩,难怪他们自己人都说这是一伙强盗,名符其实的江洋大盗。英军司令格兰特,法军司令孟托邦,都留有了形象,以面相而论,前者阴险残酷,后者狡猾狠毒,我们无法想象150年前的今天,狼烟四起圆明园,狼奔豕突的局面。

  圆明园是由两个150年建立起来的形象。第一个150年,它尽享风光,侍候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代皇帝,还有那个倒霉的咸丰,所有见过圆明园的东西方任何人无不为它惊讶而兴奋,用世界上任何语言赞美它也不过誉;而第二个150年,与之彻底反向,把一个民族的苦难与耻辱写得清清楚楚,读之五味杂陈。甚至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都不再提及它,回避它,希望从记忆中将它抹去。

  学者们说,圆明园与大清国兴衰并行,命运等同;三百年以来,它们同享兴盛时的光荣与衰败时的耻辱,而后者让中国人心如刀绞并不能释怀。

  圆明园的废墟今天只能算是个历史痕迹,偌大个圆明园失去150年就剩下这点儿可见的遗址怎么说都是遗憾。

  当圆明园不再单单是教科书上的耻辱时,是否重建就形成了针锋对立的两派。“废墟派”认为,圆明园遗址是帝国主义的罪证,要保留要教育;“重建派”认为,不重建不足以展现先人的聪明才智及古典园林文化;两派各有各的道理,莫衷一是。

   历史是过去时,不可能真实地再现,即便是物化的历史,其精神内核也不可能在后代人身上重现。我们想归想,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严酷性,一去不复返,所以古人才谆谆教诲要珍惜光阴,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者,明亮。我们辉煌的历史中可以看见的想见的明亮俯拾皆是,圆明园的前150年即是;阴者,黯淡。人类的文明史中不文明反文明的黯淡亦俯拾皆是,圆明园的被焚烧让我们陷入了150年的黯淡。

  对于我们,记住历史比重现历史要重要得多,要实际得多,要有用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