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609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孔子的修己、安人之学中找到“幸福感”

(2010-11-13 12:26:44)
标签:

孔子

幸福感

君子成人之美

安人

修养

杂谈

分类: 老年天地
    从孔子的修己、安人之学中找到“幸福感”:

  “修己以敬”。《论语·宪问第十四》中,“子路问君子”,孔子回答了三句话。第一句便是“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要想达到这种心态,首先要“修心”,让自己拥有体验幸福的能力。想象一下,一个每天抱怨的人,只能看到没有得到的,内心永远贫瘠,不能体验到幸福快乐,更无从“修己”。

  “修己以安人”。这是孔子的第二句回答,除了修养自己,还要使周围的人安乐。这与现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不谋而合:世界上幸福感排在前10%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在于他们拥有更温暖亲切的人际关系。可见从古到今,良好的人际互动对人的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你帮了别人,别人也会因此喜欢、欣赏你。君子成人之美,其实也在成全自己的幸福。

  “修己以安百姓”。“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也许有人会疑惑,孔子一生并不得志,经常陷入生活与事业窘境,何以想到安百姓呢?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生活过得怎么样,取决于人们如何想问题,如何看世界。因此,乐观的心态是幸福感来源的保证。生活中不缺少苦恼,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是积极行动还是沉湎悲伤。如果多做几件快乐的事儿,哪还有时间悲伤呢?培养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才是获得幸福与解脱的大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