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竹梅老翁
竹梅老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826
  • 关注人气:2,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天福号”起源

(2010-11-01 21:39:58)
标签:

掖县

天福号酱肘子

天官赐福

名声大振

心理暗示

杂谈

分类: 旧事窗
http://bjrb.bjd.com.cn/res/1/1/2010-11/01/15/res05_attpic_brief.jpg

  乾隆三年(1738年),山东掖县的老手艺人刘凤翔带着孙子跟一个叫刘抵明的徒弟进京谋生,凭着一“酱”一“卤”两口大锅,在西单牌楼的东北角开了一家酱肉铺。小铺儿起先没名,后来刘掌柜在旧货摊儿瞧见一块匾,上书“天福号”三个颜体大字,苍劲有力,觉着挺吉利,就买回来挂在铺子上。

  打那时候起,也不知道是真有“天官赐福”,还是这师徒二人在这块牌匾的心理暗示之下信心倍增,总之,经反复研磨、多次实践,终于研究出一套风味独特的酱肘子制作技艺。日久天长,天福号酱肘子名气越卖越大,到后来,经业余权威美食家“慈禧太后同志”品尝鉴定,终成正果——御赐腰牌一块,每天定量送入宫中。从此,天福号制作的酱肘子,就成为清王朝的贡品,名声大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