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分施教”之风不容反弹

(2010-10-14 21:51:01)
标签:

少儿

山东

素质教育

教育规划

教育价值观

星座

分类: 散文随笔

 

  日前在山东了解到,刚结束的国庆长假期间,有的高中违规加班加点进行补课。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刚刚颁布实施之际,这种单纯为提高分数的“因分施教”之风不容反弹。

  违规补课看似事小,却体现教育价值观的错位。“因分施教”和“因材施教”一字之差,在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上有天壤之别。前者指学校、地方为了争升学率名次,只抓住分数这个最显在的成绩,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观;而后者则回到教育原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为目标,着力于培养人格健全、自食其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前者只需要加班加点就可以见到成绩,后者对教育工作者则是更大的挑战和考验,需要更高超的教育水平和智慧。

  自2008年以来,山东以推进素质教育力度大、措施全、惩罚措施硬而闻名国内教育界,至今已有数十起违规办学行为被处罚,成为全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标杆。然而,“因分施教”之风仍在寻找机会反弹。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向下扎根向上发旺,绝非易事,必须长期坚持,决不能动摇!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全国其他一些省份,“因分施教”之风刮得更烈。去年以来全国力推规范办学,很多省份出台“减负令”;今年7月份,国家颁布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但节假日补课之风在国庆长假照吹不误,有的地方甚至打着家长和学生支持、自愿等旗号,顶风而上、明目张胆地补。这告诉我们,素质教育不会因为规划纲要的颁布而自动变成现实,而是要靠各级政府、教育界和广大公众艰苦卓绝的努力方可能实现。

  “因分施教”不仅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有违素质教育,而且加深教育不公的鸿沟。当前,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仍在以各种名目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兴趣班”、“奥林匹克班”,对高分学生从教师配置、资源投入等方面高度倾斜;非“实验班”的学生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自然受到冷落。教育本是促进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学生在学校内被分成三六九等,造成校内两极分化,最终会加剧社会的不公,贻害无穷。

  如何实现由“因分施教”到“因材施教”的根本转变?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还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以及科学、民主的教育管理与决策机制等。教育规划纲要对此已作出全面部署,期望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拿出对民族和未来负责的勇气和智慧,依法依规处置违规办学行为,正确引导社会公众,把规划图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