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究竟是什么?
(2010-10-11 23:20:48)
标签:
学校
交流
字的结构
血汗工厂
统计调查
杂谈
|
分类:
思想理论
|
|
|
学校究竟是什么?按照有关资料或流行的说法,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笔者以为,这样的解释最多只对了一半。为什么?这要从学校的“校”这一汉字的解构寻找答案。
“校”字的结构:左边是木,右边是交。这样的组合是说:“校”是一个交流的地方,是一个交友、交往、交意、交情、交谈、交换、交底、交锋、交付、交欢、交际、交融、交手、交心的地方,是在一个有木的地方交流。校的本质就是交流,是平等的交流,是精神的沟通,这样的沟通在有花草树木的地方、在安静平静宁静的地方是上佳的,所以,学校是精神校园与物质校园的组合。学校的这种交流包括三种: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前两种交流按一般意义是横向的,最后一种交流是纵向的。如果假定三种交流同等重要,则把学校理解为传道授业解惑,显然是太不够了,它至多解释了学校的1/3功能。考虑到更多的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交流(灌输),则连1/3都不够。而据国外专家的统计调查,学生在校所获取知识的70%并不是来自于老师,而是来自于同学。如此,把学校理解为老师对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则离1/3就很远了。学校有师生之形,无师生之实,学校之实就是交流,平等的交流。也许韩愈说的是对的,人人都是师,人人都是生,但后人将其断章取义了。
由“校”字的解构看出,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学校的必然之土壤,学校是学术的自由联合体,是教师、学生为本的地方;由“校”字的解构,真正的学校一定不是以分数来“选拔”学生,而是“选择”合适的学生做合适的事,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真正的学校一定是充满灵感、碰撞、火花、辩论,一定是具有活力、创造力、创新力的;真正的学校一定不是赚钱的机器,不是考试或高考的工具,不是血汗工厂,不是统一的模式,不是只盯着状元的地方,不是以分数论英雄的地方,不是问题学校,虽然一定存在学校问题。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