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定要尊师重道

(2010-09-27 23:46:10)
标签:

孔子

《礼记》

尊师贵道

《吕氏春秋》

《后汉书》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尊师的概念提出非常早。在孔子弟子那一代,《礼记》的《学记篇》中,就提出了尊师的概念,说“大学之礼,所以尊师也”,意思是大学的很多规定,为什么这么规定,目的就是要尊师。到了荀子时期,离孔子已经有两三百年,也提出类似的观点,他不是说“尊师”,而是“贵师”,“贵师而重赋”,其实跟我们说的“尊师”的概念是一样的。可见,在先秦,从孔门弟子的一代到荀子,就明确提出尊师的概念了。到先秦后期,《吕氏春秋》中专门有一篇《尊师篇》,强调尊师。再到汉代,大家都知道,就提出了尊师重道,尊师贵道,《后汉书》、《晋书》里都提到这些观念。到隋朝以后,更是这样,成为深入人心的观念。
    在古代,尊师的观念里,一定是带着另外一个观念。尊师不仅是尊重老师,它一定是和尊道连在一起的。道就是孔子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道是终极的真理,最高的人生价值,最高的真理。道指的这个真理,不仅仅是科学意义上的真理,它是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尊师的概念和尊道联系在一起,比如《礼记》的《学记篇》中就有“师严而后道尊”,需要严师,因为只有老师严格了,学生才能看出道的崇高,道的尊贵。古代把尊师跟尊道放在一起是很关键的内容。后来韩愈的《师说》,是对师道本身的重要规定和理解,就指出要“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很重要的一个使命就是传道,这和《大学》的思想是一致的,《学记》也是这个思想。为什么要尊敬老师,需要严格的老师?这是为了我们追求最崇高的真理,所以老师的第一使命也是传道,这是儒家传统里面一贯的讲法。古代就有师道的概念,我们今天在讲尊师的时候一定要补充这点,这涉及教育的理念。道本身可以说是真理,而传道就是培养人,育人。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解惑,完成知识上的传递,他是要传道的,是要培养人,培养人的品格、道德,以及他追求永恒真理的志愿的。这才是老师和教育的重要任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