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与中华文化发展
(2010-09-21 12:58:38)
标签:
印度中华民族身心关系中华文化汉字系统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
|
|
中华民族有顽强的生命力,千百年以上的历史从未中断,靠的什么?靠的是汉字的记录。
台湾受过日本人51年的统治。51年的隔阂,可以完完全全的分裂,但是我们没有,为什么?因为中国有汉字,有官话系统。
中华民族为什么能一统?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一统、延续、繁衍、发展一个最重要的信息载体。欧洲绝大多数国家之所以在16世纪到17世纪掀起民族主义国家的运动,形成现在我们所看到西欧的大多数国家,就是因为语言不通了。
中国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珠江三角洲、八闽大地、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话互相都听不懂,为什么始终是一统的?除了中国哲学在周代已经为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注入了求一统的元素之外,汉字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实际上在战国时,六国的文字已经出现了差异,当时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知道要分化成多少国家。感谢秦始皇提出了书同文。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不知道现在中国是什么样子。
中华民族有顽强的生命力,千百年以上的历史从未中断,靠的什么?靠的是汉字的记录,那时候的人早已远去,可是他们写的东西留了下来。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可以读课本上三千年前的诗歌,在65亿人口的地球上,是唯一的奇迹。中华民族对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人际关系、人的身心关系,种种理念都渗透在一个个的字形里和整体的汉字系统里。
“为什么中国的禅宗跟印度完全不同,以至于集大成,其实跟中国文字的多义、弹性、暧昧乃至朦胧都有关联。”
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谈到文字我们会联想到文学。汉字如果不是这样形象的存在,我们可不可能在意象上有这么精炼的文化表达?我会打一个问号。大家对诗非常熟悉,有人对日本的俳句也很喜欢,这些对人生的不同解读,直接来自我们文字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我想更深谈的是禅宗,很多禅学家对禅这样一个哲思,为什么中国跟印度完全不同,以至于集大成?其实这跟中国文字的多义、弹性、暧昧乃至朦胧都有关联。
中国产生文字之前,两河流域早已有楔形文字。在埃及,五千年前已经有碑刻,但是需要后人花很大的精力去破译。今天这两种文字早就不存在了,没有延续下来,为什么?我想,这和汉字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和它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有关。在汉字的系统中,汉字的演变历史中,乃至很多汉字的结构当中,都包含了中华民族对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人际关系、人的身心关系,种种理念都渗透在一个个的字形里和整体的汉字系统里。汉字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怎么说都不过分。
我们经常觉得,文字的形式很重要,如果形式没有的话,它的美就没有了。形式美,第一是空间感,苏格拉底讲,形式之所以美,是因为有继续成长的空间。第二是层次,建筑有层次,文字也有层次,否则没有办法写好。第三是韵律,书法没有韵律,一点都不美。汉字的美除了形象外还有意象,还有知识美、立志美,它可以传达很多知识、情感、思想、道德。汉字不只是一个外在的东西。
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奢靡、疯癫的时代,人是需要静的,静的方式方法很多,不妨用汉字使你静下来。当你明白了这个字为什么是这个形体,为什么有这个意思之后,甚至于为什么读这个音,你就掌握了知识,你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