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零存款”
(2010-08-23 21:45:48)
标签:
可敬千金善行首富比尔·盖茨中国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演员成龙不止一次地表示,他10年前就捐出家产的一半,用于公益事业。他还准备做到身后
关注成龙其言其行,他是堪称乐善好施之人。这些年来,国内每有自然灾害,他总是慷慨捐钱捐物。他在演艺界中也许并非首富,却是有号召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他的粉丝和社会的尊敬。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已深深地融入国人的观念之中。救死扶伤,帮穷济困,赈灾解难,救人于水火,解生灵于倒悬,从来被视为高尚之举,被人称颂,被人讴歌。凡夫俗子,都知道此为义不容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金钱有多寡,只要尽力而为,便是这美德的显现。人们不在意钱物之多少,却称赞每一个真诚的善行。
成龙的“零存款”,表明他对金钱的认识的彻悟。许多慈善家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这是对金钱的脱俗的认识。《红楼梦》“好了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也就是小沈阳说的
古来的乐善好施者,都不在乎失去的金钱,却看重善行的意义。苏秦散千金“以赐贫友”,李广将为官40年所得赏赐“尽分其麾下”,还有“尽分俸禄以赈活乡里”者,后人都给予好口碑。最被后人传颂的是春秋时期的范蠡,他也许就是最早的“零存款”者。
范蠡助越国勾践复国后,为免兔死狗烹的命运,星夜逃离越国,泛舟湖上,浮海至齐国,耕于海滨,后又到陶。他经商十九年,三致千金,财聚巨万,又三次散尽千金,扶贫济困。李白称其“千金散尽还复来”。所谓“千金散尽”,也就是“家无余财”,其实就是“零存款”。范蠡的“三聚三散”,成为历史的佳话。
当代的许多富商巨贾,也都热衷公益。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人华侨,都不乏这样的人。他们虽不能救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但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的义举所汇成的却是一股澎湃的血流。
当美国的比尔·盖茨捐出全部个人资产580亿美元,用于资助全球的教育和医疗等慈善项目之后,就有舆论提出:期待中国出现下一个比尔·盖茨
如今,时代在进步,观念在转变。虽然尚未出现中国的比尔·盖茨,但成龙的承诺,却是一种先声。他的资产,与连续13年位列全球首富的比尔·盖茨相比,有小巫大巫之别,但这并不重要,风起青萍之末,未来也许会渐成风气。
身后“零存款”,是开明富人的一种选择,社会还是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