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群众的“牢骚”当“补药”

(2010-08-17 21:15:37)
标签:

牢骚

补药

第一信号

体察民情

雅量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近日,朋友说:“现在有的群众看哪个干部都不顺眼,找茬说你坏话。”物不平则鸣,人不平多怨,怨发于心,言出于口。对待群众的意见和牢骚,历来有两种态度:一种闻之则怒,视言者为“刁民”,必欲惩之而后快;一种是闻之则喜、或闻之则忧,然后从民之怨言讽语牢骚中体察出群众的情绪和思想,查找出自己工作中的失误或不足,并努力改正,化被动为主动。

  群众发“牢骚”,除个别人态度比较偏激外,一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面对牢骚,干部应该有雅量,个别群众文化程度偏低,有时候说的话看似有点刻薄,实则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你以宽厚之心待人,就会使彼此具有更多的信任。可以使磨擦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不但可以改善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也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与升华。

  干部对待群众的牢骚要善于听。听牢骚话是体察民情,了解群众呼声的好形式。牢骚抱怨是群众的第一信号,一些问题在萌芽状态时,一般不大,也不难解决,作为基层干部要听了不发火,认真听,慢慢品,可以从中知道群众在想什么,要求干什么,可以将自己的心与群众贴得更紧,更好地当好群众的代言人。牢骚话常常有一点特殊的辣味,但反映的正是我们基层工作的不足之处,听听可以知得失,明利弊,定取舍,利决策,对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不无益处。作为领导干部,应把“牢骚”当“补药”,领导干部的工作才会顺乎民意、善得民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七夕
后一篇:1+1=?的答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