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坡赤壁感怀

(2010-07-28 13:42:43)
标签:

黄州赤壁

火烧赤壁

东坡赤壁

赤壁之战

苏轼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res/2010-07/28/06/hwbly728b004_b.jpg

                                          黄州赤壁

  赤壁之战的赤壁究竟在那儿?至今仍争论不休。长江中游江汉之间,称作赤壁的地方,前前后后总共有六七处,有汉川赤壁(始见唐《汉阳郡图经》);汉阳赤壁(始见南朝宋人之《荆州记》);武昌赤壁(北魏《水经注》);蒲圻赤壁(唐《括地志》);嘉鱼赤壁(清《大清一统志》);黄州赤壁(最早见诸汉桑钦《水经》),另外还有西良湖侧赤壁、钟祥赤壁等,都有典籍载书,各自都宣称自己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学术界争论最激烈的要数黄州和蒲圻两处。历来较倾向蒲圻。

  怪就怪在,有地名,有方位,怎么就找不到古战场的实地。毕竟已过去1800多年了,沧海桑田,江河改道,许多地方如今已面目全非,自然认不出或看不到历史留下的痕迹了。因崇仰苏轼的《赤壁怀古》,我于是决定去黄州考察。

  先到武汉再乘船沿江东下。乌云黑沉沉低压着江面,船开出不到一个小时,雨就哗哗泼下来了,接着惊雷动地,闪电裂天,急雨似乱箭穿空,直射得江面百孔千疮,腾起连锁爆炸似的白色烟雾,江上一片朦胧看不清景物,仿佛知道我要去寻找赤壁古战场,故意向人们演习和幻化周瑜的5万兵马打败曹操80万大军的实况,燃烧的樯橹,震天的鼙鼓,溅血的呐喊,嘶鸣的箭镝,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交织着令人眼热心跳的一幕历史壮剧。

  黄州,位于长江北岸,是一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黄州赤壁,在黄州城西北,崖石突出下垂,状若一个鼻子,因颜色赭赤,当地人就给它起了一个生动又形象的名字:赤鼻山。从前,山根直插江底,因此又名赤鼻矶。从这儿望江面,烟波浩渺,江水连天,远山隐隐,白帆点点,历来有“江山如画”之称,很早以前黄州赤壁就是游览胜地。不仅因为这儿疑是三国时的古战场,更因为历代大诗人都到过这儿,唐代诗仙李白到此写下了著名的《赤壁送别歌》,诗一开始即写赤壁之战:“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当然,最具影响最负盛名的,要数北宋大诗人苏轼,在黄州所写传诵古今的著名诗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两篇《赤壁赋》,使黄州赤壁与苏轼的名字一起驰名中外。后人为纪念苏轼也为推崇苏轼,遂将黄州赤壁称作“东坡赤壁”。可惜,我来黄州,原石赤如壁的临江陡崖,因长江改道,已去江面较远,虽浪迹水痕仍清晰可见,但已无法再在这里看到苏轼词赋中描绘的,曾是火烧赤壁古战场的“郁乎苍苍”的大江了。

  很想在江边岩缝草丛中,翻找出一块两块,哪怕是不起眼的陈年焦石。想想好笑,那么多中外游客到过这里,要找古代遗迹也不会轮到我。据知,凡是自称是赤壁战地的几处地方,先后都曾发掘出三国时代锈蚀的刀矛剑戟,也都欲以此为据,结果又都不足为据。因为当时三国鼎立,战线较长,各处都有兵马驻扎,谁能证明这些发掘出的兵器是火烧赤壁时遗下的,还是仅只三国时代遗落的。

  火烧赤壁古战场,究竟在不在黄州已不重要,即便将来确证古战地在蒲圻或别的什么地方,黄州赤壁依然是名胜之地。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当与黄州赤壁一同名满天下,永垂千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