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气之竹

(2010-07-20 23:30:54)
标签:

竹子

墨竹

傲骨

意象

排笔

湖州

杂谈

分类: 老年天地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竹历来为名家所吟咏。

 中国人最早的竹子情结,大约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按照陈寅恪先生的研究,这种竹子情节大概与当时人对天师道的信仰有关。到了后来,春联中常有“竹报平安”的话语来企迎吉祥,于是竹子就从一种文化意象演变成了一种民俗的意象。

     竹,坚韧挺拔,摇摆自持,气节高尚。自古就有许多咏竹的诗,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以其虚心有节被视为君子之风,素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故画竹名家辈出。“湖州派”宗师文同文湖州,善画墨竹,挚友苏东坡亦善墨竹,曾赠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故云:文氏画竹 “胸有成竹”。其后,李衎、赵孟俯、管道升、郑燮等,画竹大家辈出。

    画竹,在于运用巧妙的笔墨技法。一般采用画竹的方法,都是用排笔蘸各种颜料和水墨在宣纸上刷写而成,这样的处理方法和绘画技巧,极为普通,画出来的作品,既平淡无味又呆板停滞,既无立体感又体现不出竹子的挺拔和傲骨之气。这样,是画不出胸中的凛然大气之竹、坚韧不阿之竹、傲骨风雅之竹的。画竹,须要胸有成竹,而后一气呵成,方可见,竹似随风轻摇、欲沐雨晶莹、仿佛新芽吐露、又像是嗅到了清新的芳香。这就是“神”的妙处。神,是万物的灵魂,在创作艺术时,更应注入全部的神韵,才能使艺术作品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灵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警世名句
后一篇:懂得感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