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入伏京城迎来桑拿天

(2010-07-19 21:40:02)
标签:

天气

湿度

专业气象台

气温

气象专家

京城

杂谈

分类: 东西南北

 

  今天是今年三伏天的第一天,今年的三伏天有30天。

  民间有句老话:“热在三伏”,市专业气象台昨天公布的《北京“三伏时节”气候特征分析》课题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这一说法有道理,三伏时节的气温和湿度比夏季平均高0.8℃和5%。

  初伏最热中伏最湿

  天空阴郁、雾气迷蒙、降水频繁、空气湿度趋于饱和,这两天,京城的“桑拿”感觉越来越强烈,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今天入伏后,这种闷热的感觉会更强烈。

  “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但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同。气象专家介绍,“三伏天”的计算可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有些年份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伏天是40天。

  “三伏时节的气温和湿度比夏季平均要高出0.8℃和5%。市专业气象台告诉记者,“热在三伏”是有道理的。1971年至2006年的统计分析表明,北京三伏天的气候特征是:初伏至中伏最热,属于典型的高温高湿气候,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初伏,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中伏,末伏温度、湿度依次缓解。

  统计资料表明,“三伏天”中,初伏和中伏平均气温持续在25℃至27℃之间,末伏在24℃至26℃之间;在初伏的10天里,依次增湿很快,增湿幅度为每天0.68%。中伏湿度在75%至80%之间波动,从第三天开始有一次缓慢增湿阶段,其幅度为每天0.37%。末伏的10天里,湿度明显减小,幅度为每天减少0.52%;从降水量上看,初中伏偏多,末伏偏少。

  今年的三伏天有30天,是短三伏。气象专家介绍,短三伏和长三伏天气是有差异的,短三伏的平均气温比长三伏高0.6℃,但湿度要低5%。

  统计发现,40年来北京的三伏天出现了两个明显趋势,一是平均气温在初、中、末三伏中均表现出增温趋势,尤其是中伏最明显,每10年增加0.59℃;二是平均相对湿度出现减少趋势,尤其在末伏表现明显,每10年减少3.8%。与之对应的是降水量出现减少趋势,中伏降水量每10年减少15.03毫米。 

  展望本周天气,气象专家表示,本周本市多阴天,并会伴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白天最高气温在29℃到32℃之间,气温变化幅度不大,但却在缓慢回升之中,天气趋于闷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