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儿童医院,每天门诊量都接近8000人次,最高的一天达到了8900人次。每年一进入暑假就诊压力就倍增的北京儿童医院,今年的小患者格外地多。为了连夜排队挂号,或是省下住宿钱给孩子看病,很多家长选择露宿医院。
周四晚9时30分,记者来到北京儿童医院,熙来攘往的门诊大厅不时有人进出,大厅门口约六十平方米的地上密密麻麻躺着等待就诊的孩子和家长,地上横七竖八打了几十个简易地铺,细细数来,竟有近百人睡在这里。
硬纸盒、泡沫板、报纸、凉席……凡是能垫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还有的家长舍不得买泡沫板,直接在地上铺着床单一家三口席地而卧。床铺边的过道上扔着矿泉水瓶、泡面、瓜子壳、果核等杂物,空气中混杂着泡面和水果的酸臭味儿,耳边不时传来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记者在一个僻静的角落见到来自江西赣州的小蔡,他边玩手机边逗弄着4岁的儿子。孩子双肾积水,要挂泌尿科,可是这个号只有周一和周二才有,而且每次只有20个号。从7月3日至今,他们一家三口已经在这地铺上住了十多天。小两口排了四回队,每次轮到他们时都被告知没号了。问何时回家,憨厚的小蔡一脸无奈,倒是在旁边一直沉默的孩儿他妈发话了:“不治好病,坚决不回!”
11岁的宋亮已经是第二次从邯郸来北京看病了,他得了胸椎结核,上个月跟爸爸妈妈在这里连睡了七天地铺,等待挂号和体检结果,这次来是为了住院做手术。尝到了看病难的滋味儿,宋爸爸这回学聪明了,特地带来三个兄弟当帮手:“挂号、排队、交费手续可复杂了,我们五个大人各司其职,才能保证孩子顺利看病。”为了省钱,他们只吃三元钱一碗的凉皮,还花了100元买了12张泡沫板,五个大人轮流睡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