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谜窟之谜
(2010-06-24 18:56:37)
标签:
花山谜窟地下宫殿一块新安江杂谈 |
分类: 东西南北 |
|
|
从黄山脚下的屯溪,乘车只需一小时,就到了新安江畔的花山石窟群。这是个人工开凿的石窟群,至今留下的众多谜团,无法破解。
下了车,经过一条长长的索桥,便进入了花山谜窟的腹地。听导游说,花山谜窟的“谜”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这些石窟由何人组织开掘?何时开掘?为什么要开掘这些石窟?开掘这些石窟后,数十万方开出的石料被送往何方?这些数量巨大的石料又是通过什么手段运输出去?正是因为这些鬼斧神工的千古奇观的重重疑团,使花山石窟享誉遐迩,成为黄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山谜窟已发现36处,隐藏在树遮草封的山间,点多面广,形态殊异,与国内诸多著名的天然溶洞相比,花山石窟群均为古人人工开凿而成,巧夺天工,十分罕见。有两个石窟的洞口开在新安江的水中,成为水下石窟,扑朔迷离。我走进其中一个石窟,只见26根巨大石柱,俨然一座地下宫殿。窟内水汽清寒,清澈见底。地下长廊凉气逼人,洞口雾气弥漫,在灯光的照耀下,如入蓬莱仙境。廊中有明潭、暗井8处,水呈翡翠绿色。在山路一侧的杂树草丛中,有两个洞紧贴在一起,中间仅有一块约0.2米厚的石壁间隔,因为洞中水呈胭脂色而被命名为“姐妹胭脂洞”。
花山谜窟已开发出来的只有几处,以地下宫殿和地下长廊两处最为壮观,里面曲折回绕,水清石险。地下长廊石窟中部的岩壁上,有一块宽3米、高2米的褐黄色与黑白交错铺设的图案,与其它地方灰白色的凿石剖面明显不同,酷似一幅层林尽染的图画。在地下宫殿的一处岩壁上,可见尖喙鸟的石刻符号和砖刀型石刻符号,还有用来插火把照明小石洞,离地面有五六米高,旁边有烟熏的痕迹。古人攀爬那么高去点燃火把,着实令人费解。站立其间,感觉到这里好像是千百人议事的厅堂,谜团丛生,诡秘莫测。关于花山谜窟,不见任何史籍有片纸的记载,只有多种猜想并存于世,众说纷纭,见仁见智,这也给花山谜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登车离去的时候,回望美丽的花山,不禁为古徽州人用勤劳智慧创造出这些人间奇观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加载中…